"中国造软件厚积薄发,不仅实现了安全可靠,还在加速从可用迈向好用。"
5月13日,在腾讯云融合创新峰会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当日,腾讯云在北京正式发布TDSQL数据库一体化版本,持续加码数据库软件的国产化进程。该版本同时兼容多种数据库协议和语法,支持机构、企业通过一次部署自由切换多种实例模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
腾讯云数据库总经理王义成 腾讯云官方
具体到产品来看,在国产数据库的技术演进中,MySQL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轻量化特性,一直是在线事务处理场景的主流选择;PostgreSQL则依托复杂查询优势和丰富的功能,成为融合创新的重要技术方案。
两者的优势侧重让MySQL与PostgreSQL数据库技术体系"双轨并行",但企业在实际使用却面临两套产品架构选择,需要多次部署,造成较高的运维门槛和资源浪费。
而腾讯此次推出的TDSQL现已完成100%兼容MySQL和PostgreSQL、对Oracle语法兼容度也达到98%,并能够提供全流程迁移工具链,帮助企业实现异构数据库平滑替换。
TDSQL介绍 腾讯云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TDSQL是腾讯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起源于2009年,最初服务于腾讯内部金融级场景业务。2014年起,TDSQL开始对外开放,助力微众银行搭建首个分布式互联网银行核心系统,随后陆续上线腾讯云,发布数据库智能管家DBbrain等产品。2020年品牌整合后,TDSQL系列产品进一步完善,涵盖交易型、分析型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在金融、政企等领域,在2023年打破世界数据库性能纪录。
腾讯推进TDSQL业务的原因还要从Oracle(甲骨文)说起。
相关资料显示,Oracle(甲骨文)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级软件公司,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Oracle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其数据库产品如OracleDatabase、OracleExadata等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制造、政府等多个行业。
但Oracle也有其问题,比如其高昂的定价和维护费用,存在性能瓶颈的架构模式,此外,包括Oracle在内的众多海外数据库软件还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敏感数据的领域,如金融、能源、政务等。
因此,包括腾讯在内的一大批国产企业推出的数据库涌现,致力于替代Oracle等海外数据库的市场份额,做中国国产的数据库。
而现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包括腾讯在内的一批中国数据库厂商已经成长壮大,且具备一定全球竞争力。
在中国数据库市场,主导者已是中国本土厂商。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DC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前五强分别是阿里、腾讯、华为、亚马逊、Oracle,前三均为中国企业,而相应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6.2%、14.9%、11.1%、8.3%、7.5%。
据介绍,腾讯云数据库目前已服务超50万客户,覆盖金融、政务、社交、电商、交通、游戏等多领域,而TDSQL则已经被4000多家来自金融、公共服务和电信等垂直行业客户采用,服务超过40家金融机构完成核心系统替换,中国十大银行中的七家都应用了腾讯云数据库TDSQL。
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 腾讯云官方
腾讯的国产化进程其实并不单单体现在数据库上,李强表示,作为国产软件的主力军,过去 20 多年来,腾讯始终保持在关键技术领域研发投入,打造了6T国产软件体系,包括数据库TDSQL、操作系统TencentOS、专有云TCE、专有云PaaS平台TCS、大数据TBDS、腾讯云TI平台,目前已适配主流国产软硬件生态系统;应用软件包括腾讯会议、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乐享等。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腾讯也与50多家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了65个具备可复制性的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政务、金融,也覆盖医疗、教育、能源、交通等30多个行业,降低行业的升级改造门槛,推动全行业加速推动自主创新升级。
李强最后再次强调,从传统制造,到今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无人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全球领先。而中国造软件,正从可用迈向好用,不再是备选,而是更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