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上海《新民晚报》一则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报道指出,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极端高温侵袭,情况异常严峻。莫斯科创下了122年来的气温纪录,日本因中暑死亡人数逐年攀升,这不禁让人发问:今年到底是怎么了?整个北半球都热得受不了,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7月16日,《新民晚报》详细描述了北半球高温的现状。在莫斯科,当天的气温高达36.1摄氏度,这是122年来的最高纪录。热浪从上周初抵达莫斯科,使得当地气温比多年平均水平高出7 - 8摄氏度。86岁的瓦伦蒂娜·亚历山德罗芙娜痛苦地说:"太热了,我不记得以前有过这么高的气温。我正在服药。"不少莫斯科人为了躲避酷热,纷纷涌向-的喷泉成了他们的避暑胜地。虽说这样了,还 有一些河塘设置了入水禁令,但难耐酷热的人群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55岁的伊戈尔表示,在33摄氏度的水边呼吸更畅快些。

韩国也未能幸免,韩国气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局地气温达到38.8摄氏度。日本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近年来,因中暑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2022年为1477人,2023年达到1651人,2024年更是达到了2033人。日本消防厅数据显示,去年近10万人因中暑被送往医院,创2008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相关疾病的患者人数正显著上升,高温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专家分析,热浪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或者说,亦或 是大气环流异常、城市热岛效应等。然而,气候变化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导致极端高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增加。英国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之中,过去三年全部上榜。英国气象局的迈克·肯登指出,纪录频繁被打破,曾经认为的极端天气现在是常态。不光 是这些国家,整个北半球都面临着高温的挑战,高温天气已成为一些地区的新常态。

面对高温来袭,各国政府纷纷发布警报、指南等提醒民众注意防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持续的高温天气可能引发脱水、中暑、肾损伤,加剧心血管、呼吸道等相关慢性疾病造成的健康风险。因此,个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远离高温环境,保持室内和身体凉爽并及时补水,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不光 是个人防护,社会层面也在积极应对,加强城市绿化、推广绿色建筑等措施被提上日程。

今年北半球的高温天气,是气候变化长期累积的结果,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体现。虽说这样了,还 有许多未知的风险等待着我们去面对。高温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对经济和社会运转造成了影响。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同时也要呼吁全球加强合作,减少碳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减少极端天气对我们的影响,让地球重新恢复往日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