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自个人缴费和一些政府补贴,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主导的,标准也是由国家规定的,因此呢,基础养老金的上调主要包括中央基础养老金上调和地方基础养老金上调,目前呢,中央已经明确2025年继续上调,而地方呢,也在积极响应号召,多地已经率先宣布上调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涨幅呢,从10元到40元不等,一起看看有哪些地区?
一、政策背景:中央定调"双增长",强化养老保障
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2025年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部也进一步明确,此次调整覆盖超3亿城乡居民,目的是通过"养老金双增长"缩小城乡差距,增强消费能力。目前呢,已经延续六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连续增长趋势,2024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提高20元,平均涨幅达19.4%,2025年则被定位为"第七次上调"的关键年。
二、地方实践,经济水平是关键因素
从已公布调整方案的地区看,养老金涨幅呈现"阶梯式分布",经济发达地区基数高但涨幅小,欠发达地区基数低但涨幅相对较大:
1. 经济发达地区
江苏昆山市自2025年1月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310元上调至320元,涨幅10元。尽管增幅仅3.2%,但昆山已连续四年调整,累计增长超过30%。类似地,常州市、北京市等地的养老金基数已处于全国前列,2025年调整后分别达到690元和约900元。
2. 中西部地区
黑龙江省、陕西潼关县等地区2025年基础养老金上调幅度更大。例如,潼关县在2024年基础上再增25元,达到每月148元;黑龙江省部分县市涨幅甚至达到40元,重点为了缓解农村养老压力。这种差异化的调整策略,既受地方财政能力制约,也体现了中央转移支付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导向。
上述调整计算还只是地区基础养老金调整的结果,因为中央基础养老金还未明确公布涨幅,所以这不是最终的结果,一旦中央公布上涨基数,这些地区将会进一步调整养老金。
目前的,有专家预测,2025年全国基础养老金平均涨幅约3%-4%,略低于2024年,但调整机制将更注重与物价、工资增长挂钩。例如,若某退休人员当前养老金为3000元,按3%调整后月增90元,实际购买力也可以提高不少!
总之呢,2025年多地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既是中央"保基本、兜底线"民生政策的延续,也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措施。待到中央基础养老金上调基数公布,许多地区将会再次调整。从昆山的"小步快跑"到黑龙江的"大幅补差",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老有所养"美好愿景也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