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想拉俄罗斯对抗谁?|北京观察
外交部:美方应优先作出表率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3日表示,"无核化"将是他第二任期的一个目标,他希望与中国和俄罗斯就减缓、停止制造核武器达成协议,让三个国家最终同意削减一半的国防预算。特朗普此时提"无核化",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什么?
针对特朗普的此番表态,在14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俄新社记者提问,中方是否愿同俄美开展核谈判?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俄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理应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为其他核武器国家加入核裁军进程创造必要条件。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共识。
关于军费问题,郭嘉昆强调:"美方倡导'美国优先',就应该在削减军费方面优先作出表率。"
美"无核化"承诺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外界认为,特朗普的言辞表面上看是呼吁全球无核化,推动全球核裁军,但他的提案实际上更多反映了美国自身的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克敌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分析称,实际上,特朗普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2025年美国军事预算接近9000亿美元,再创新高,成为财政上的巨大负担,背负巨额财政赤字。特朗普认识到,要维持和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削减政府开支势在必行,其中军费和援外支出成为其首要裁减目标;二是通过三国核裁军倡议,要求俄罗斯和中国同步削减,维持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军费可以减,但是霸权不能丟。
实际上,自第一任期以来,特朗普就一直试图让中国参与美俄的削减核武器谈判。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打着"中国不参加条约,会让美国处于不利地位"的旗号,要求中国必须加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
当时,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中国不会参加任何三边核裁军协议的谈判,并反问美方,是"想把中国的核力量谈到美国的水平,还是想把自己的核力量削减到中国的水平"?
此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特朗普言论时称,这一谈判问题上,"球在美国一方"。
"军控领域的法律基础遭到严重破坏,这不是俄罗斯的错。" 塔斯社援引佩斯科夫的话称,美国决定不再参与有关工作,实际上破坏了法律基础。
2019年8月,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美俄双方相互指认对方应为条约失效承担责任。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扫清了其发展陆基中远程导弹障碍,对全球军控与裁军进程冲击巨大,不仅影响到大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引发全球军备竞赛升级。
2023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暂停履行与美国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普京当时称,美国要求俄罗斯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所有条款,自己则"随心所欲"。对此,俄方不得不暂停履行这一条约。
军费方面,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提议似乎忽视了核裁军背后的复杂性。根据历史上的多次核裁军谈判,美国一方面强调核武器削减,另一方面却不断增加其军费开支。事实上,特朗普在谈及削减国防预算时,似乎忘记了美国依然在全球军事上的支出远超任何其他国家。
直新闻注意到,2024年,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40%,是世界第一军费大国,超过排在其后8个国家的军费总和。美国"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进一步将军费支出提升至约8950亿美元。
韩克敌指出,中国2025年军费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全部用于国内,属于完全防卫性质,和美军的进攻性全球部署完全不同。美国应该以身作则,并停止在中国周边制造不稳定因素。中美两国共同承担责任,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的"双重标准"
讽刺的是,美国在核裁军方面的立场显得矛盾重重。特朗普一边宣称要削减国防预算,一边推动北约国家提高国防开支,要求他们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用于国防。美国国会共和党人也认为,美国的国防开支必须大幅增加,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至5%。
韩克敌认为,其实美国裁减军费和美国军火生产没有必然联系。美国军工企业收入的很大一块是外销军火和装备,特朗普本人一直热衷于向外推销美国军火和装备,算是"头号推销员",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复兴美国制造的一部分。
被问及特朗普上任后,释放出的美俄关系走近的信号,韩克敌分析称,必须看到,美国和俄罗斯内部都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美俄联合遏制中国。"中国威胁论"在两国政界和舆论界都有市场。
"中国重视与美俄两国的关系,希望发展双边及多边友好合作,但是莫斯科和华盛顿决定采取何种对华政策,是他们的事。"韩克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