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萧山某小区可不太平,七八个业主在业主群里炸了锅--连着十多天,总有无人机贴着居民楼窗户飞。租户王先生的女友洗澡后裸着身子出浴室,猛地发现一架无人机正悬在7楼窗外。报警后警方虽未查出偷拍证据,但这事儿就像往热油锅里泼了瓢冷水。陈先生更憋屈,乔迁之夜庆祝到一半,窗外突然冒出架无人机上下翻飞,"离我窗户就10米,还特意停下来晃了晃"。深夜11点拍到无人机在楼道间盘旋的照片,早被业主们传遍了微信群。
记者跑到这个紧挨着小山的浦阳镇小区打听,连保安都点头说见过无人机大白天在楼缝里钻。物业两手一摊推给警方,可翻遍法规才发现,《浙江省无人机管理规定》压根没提居民区这茬儿。新规倒是管120米以上空域,可这些无人机都是擦着晾衣杆飞。玩无人机五六年的老手于先生直摆手:"正常航拍谁贴楼飞?信号干扰撞上玻璃算谁的?"更绝的是飞手竟是同小区业主,这操作让业主们心里发毛--谁知道镜头会不会扫到自家晒内衣的阳台?
专业人士的爆料更让人后背发凉。搞无人机系统的叶先生坦言,现在法规管得住禁飞区,却管不住"钻空子"的飞手。小区里树木、WiFi、防盗网全是信号杀手,炸机风险比广场上高三倍。
律师邵斌说得更直接:"就算没拍到内衣裤,大半夜在别人窗前转悠就是精神污染!"可尴尬的是,真要较真儿取证,除非无人机SD卡里存着"铁证",否则报警也只能教育了事。眼下业主们正商量着要物业装反制枪,但更多人发愁:明天开窗透气时,会不会又有个"黑科技"在偷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