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上演冲高回落戏码,沪指盘中最高触及3497.22点,成功突破2024年12 月10日高点,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然而,在市场一片乐观之际,指数却突然跳水回落,这种戏剧性的走势不禁让投资者心生疑问:A股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大突破,迎来全面性行情?

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指数分化态势明显。当日早盘,A 股三大指数一度全线上行,其中沪指充当领涨先锋。在大金融板块的集体发力下,银行、保险、券商等权重股纷纷拉升,推动沪指一度大涨30点,距离35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但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个股涨跌情况也不容乐观,呈现出明显的 "涨少跌多" 格局,这反映出市场热点较为分散,缺乏广泛的赚钱效应。

在成交方面,虽然今日两市成交金额较昨日有所增加,但回顾近期市场表现,在持续上行之后,整体成交却出现了萎缩迹象。以近两周数据为例,市场成交峰值曾达到1.6万亿元,但随后逐步下滑,今日虽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前期高点。这种存量资金博弈下的成交高位回落,严重限制了指数进一步大幅上行的空间。历史经验表明,若要实现指数的持续突破和全面牛市,往往需要持续且逐步放大的成交规模作为支撑,而当前市场成交显然难以满足这一条件。

基本面看,尽管经济复苏态势逐步显现,但修复力度仍不够强劲。从企业盈利数据来看,部分行业虽然出现了盈利改善迹象,但整体上仍有部分企业面临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等问题。以消费行业为例,虽然居民消费意愿有所提升,但消费增速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消费分层现象较为明显,这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虽有改善,但仍未达到市场预期的高速增长区间,显示出经济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这使得市场缺乏全面上涨的坚实基本面基础。

流动性方面,目前市场的大突破仍缺乏去海内外流动性的共振。国内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偏宽松态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货币传导机制仍存在一定阻滞,资金未能充分流入实体经济和股市。例如,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受到抑制。海外,美联储货币政策虽有转向预期,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目前美联储降息仍有待观望。这也使得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规模和速度存在较大变数。

综上,目前市场虽有上攻,但缺乏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协作,市场大突破以及新的趋势性行情仍有待进一步观望。当前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行情阶段,未来仍有反复,投资策略应以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从行业配置来看,可重点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等领域。科技领域中,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趋势,具备较高的成长潜力。消费领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可选消费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细分行业有望迎来业绩增长。高端制造领域,如军工、工业母机等行业,在国家战略推动下,订单需求稳定,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成交变化、基本面修复进展以及海内外流动性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