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中,"2025年中国房产或开始一轮上涨,现在高价卖掉房子的人都将后悔"这一观点甚嚣尘上。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深入剖析2025年中国房产市场的多方面因素,便能得到更为清晰的答案。

政策层面,中央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调控目标聚焦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各地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因城施策,像是降准降息、放松限购、优化供给结构等举措频出,其目的皆为推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绝非刺激房价大幅上扬。

从市场分化角度来看,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存在企稳回升甚至小幅上涨的可能性;热点二线城市的部分区域房价也有止跌回稳的态势;但三四线城市却依旧深陷去库存的困境,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

人口因素也在深刻影响着房产市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攀升至65%左右,增速逐渐放缓,农村人口进城所带来的购房需求增量持续减少。同时,结婚率和出生率持续走低,2023年新生人口仅902万,与2016年的高峰时期相比,足足减少了800万左右,这使得刚需购房者数量大幅缩水。

供需关系上,全国拥有6亿栋楼,房屋总量庞大,整体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并且城镇近43%的家庭拥有两套或更多房子,这些家庭的后代对购房的需求较小,而二手房市场挂牌量还在不断上涨,市场购房需求变得愈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