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方用145%的关税壁垒企图"断链脱钩"中方时,中方以125%税率进行反制后便"不再理会",而是继续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中方高层将在4月14-18日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向巴西、西班牙等国送出"大礼包",对美方商品有可能从第三方进入中方市场进行"严防死守"……国人的感觉,就仿佛那所谓的"关税大战",只是咱们午后的"茶点",除了让咱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外,难以影响分毫。
先说巴西拿到的"大礼包"。
4月12日,环球网援引彭博社消息,过去几天,中方从巴西"抢购"了40船大豆,约240万吨。
这一举动,自然让巴西欣喜,而美国农场主却要哭了。
因为美国大豆曾占中方进口大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2024年的进口额也达2200万吨。
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也表明,他们的大豆每年50%用于出口,其中一半以上是运往中国。
但现在,美国大豆在高昂的进口关税面前只能"望洋兴叹"了。
其实呢,原来美国农场主也不太担心,因为他们的大豆,大可走"第三国"通道再次进入中方市场,就比如巴西、阿根廷,无非多掏点运费,增加点成本,但不至于烂在仓库里。
可是,这一招早被中方识破。
4月12日,中方海关总署联合巴西、阿根廷建立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并成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
也就是说,向中方出口大豆要上传收割、运输的全流程数据。而一旦发现某批次大豆与美国大豆特征高度吻合,中方将启动深度检测并追溯资金流向,还需要提供完整的非转基因认证及原产地证明。
这样的做法,虽然无法完全杜绝美国大口的"曲线"进口,但"洗产地"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简单说句题外话,除了在大豆进口上建立追溯机制,中方海关总署也调整了"集成电路"的原产地认定原则,也就是将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新规则出来后,分析人士解读说,这会对于在美生产晶圆的芯片公司造成打击。
在中方"抢购"巴西大豆之际,网上流传出一个消息,巴西总统卢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经常观看中国足球联赛,尽管这番言论令人忍俊不禁,但欣喜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与卢拉的"艺术性语言"相比,西班牙人则直接表示"乐观""欢迎"。
4月11日下午,中西双方共同发表的《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年)》显示,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往来,造福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有意签署西班牙鲜食樱桃和猪肉输华议定书,并承诺启动促进多种农产品输华协议的谈判。
对此,西班牙肉类工业协会表示:"在关税危机引发的巨大国际商业动荡背景下,我们乐观且充满希望地欢迎这个亚洲大国的新举措,它为猪肉产品的供应开辟了新的选择。"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在美国财长公开对西班牙发出"不要与中方走得太近"威胁的时候,西班牙首相却顶着压力访华,给足了中方信任与支持,中方自然要投桃报李,"朋友来了有美酒",还要有大礼包。
实际上,中西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不但桑切斯首相在短期内三次访华,西班牙费利佩六世国王和莱蒂齐亚王后也可能于今年晚些时候访华,而他们在去年欧盟对中方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上,也投出了弃权票。
中方企业在西班牙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涵盖基础设施、能源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目前,三峡集团欧洲分公司正在西班牙穆尔西亚地区,热火朝天地建设一座发电量近 500 兆瓦的发电厂。这个发电厂的建设,也将为西班牙解决因为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困境。
这么多年以来,中方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坚持互惠互利,坚持共同发展,这种做法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在使众多国际伙伴在与中方合作没有后顾之忧外,还同时为这个纷繁复杂、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而且,中方历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从来不会因为国别大小强弱而区别对待,这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恃强凌弱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是中方朋友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也许,世界格局或者说很多外国政客们仍陷于"畏威而不怀德"的怪圈中,毕竟西方世界的"丛林法则"深入骨髓,很难短时间内做到根本扭转。
但中方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因为中方相信,人类社会终将走出"丛林法则",走向共同发展的新繁荣时代。
有句话说,"付出就有回报"。中方坚持自己的原则也将迎来更多的好消息:当地时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方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
这是欧盟在看清美方"弱肉强食"本质后做出的选择?还是中方的"大礼包"让他们看到了诚意?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欧盟已经在行动,而他们基于欧盟自身利益与客观现实的行动,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