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关税举措,直接将中美两国关系推向了新的紧张阶段。
我们知道,在美国加征关税后,中方迅速反制,并强硬表态"奉陪到底"。对此,特朗普政府一边加码,表示自己一直赢,维护面子外。另一边就是不断喊话希望与中国谈判,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
在这方面,不仅白宫在喊话,美国财长也是多次喊话,甚至特朗普都亲自发文提了几次。但让特朗普破防的是,中方对他们直接谈判的喊话一直是"已读不回",就是不理会。
特朗普
自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其对关税大棒的挥舞愈发频繁。他以所谓"对等关税"为由,对众多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试图以此方式重塑美国乃至世界的贸易秩序和格局,实现其宣称的"美国优先"政策。而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自然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重点霸凌对象。
在博弈初期,美方不断放出消息,试图通过心理战迫使中方妥协。英媒金融时报就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官员告知北京,中方应该主动和特朗普通话,似乎在他们的设想中,中方就应该主动示好妥协,然后双方达成一项对美国更为有利益的贸易协议。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未能如愿。
中方以坚定的立场和冷静的态度应对美方施加的所有压力和挑衅。面对美方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中美两国
这种坚决的回击打乱了特朗普团队的谋划,他们原本设想的"胡萝卜加大棒"施压策略,在中国这里碰得头破血流。特朗普对此恼羞成怒,北京时间4月14日凌晨,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一改之前虽出手重但语言上对中国客客气气的样子,将中国描述为"敌对贸易国家"。这一破防之举,充分暴露了他内心的沮丧与无奈。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撂下狠话,宣称半导体关税一旦实施将不可谈判。此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对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暂时性的",这些产品很快将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之中,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实施。
半导体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无疑是在进一步升级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对抗。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对各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进而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维持其主导地位。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仅难以达到其预期目标,反而可能对美国自身造成严重伤害。一方面,对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加征关税,将直接导致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以苹果公司为例,其在全球供应链中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制造环节,关税的增加将使得苹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不仅可能失去部分中国市场份额,也会对其全球市场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也将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和抵制。
中美两国
反观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具备应对外部冲击的强大韧性。中国并不惧怕与美国进行贸易对抗,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同时,中国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贸易格局,以减少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场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的破防与撂狠话,只是其黔驴技穷的表现。中国不会被美方的威胁所吓倒,而是将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应对美国的关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