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快,转眼已是九月中旬。秋风渐起,早晚明显多了几分凉意。再过几天,就是秋分节气了。今年的秋分准确时间是9月23日02时19分。说到秋分,大家都知道"分"就是"平分"的意思。那它到底平分了啥?
首先,是平分了秋天。整个秋季共90天,秋分正好处在中间,把秋天"一分两半"。其次,是平分了昼夜。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白天黑夜一样长。最后,是平分了寒暑。秋分之前还有暑热的余威,之后则寒意渐浓,而秋分当天,冷暖相当,真正做到了"阴阳相半"。
说到习俗,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吃秋菜"的传统。所谓"秋菜",其实就是野苋菜。这个时候吃点野菜,既顺应自然,也对身体好。老话说得好:"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用苋菜和鱼片一起煮汤,清热利湿,正是秋日的好滋味。
另外,过去农民还会在秋分"粘雀嘴"。庄稼熟了,鸟雀常来偷食。人们就把糯米团子插在竹签上,放在田边。雀儿一啄,嘴被粘住,以后就不敢再来,寓意守住丰收。
除了这些习俗,老一辈还常说,从秋分能看出后面天气的端倪。今年秋分可不一般,有三大特点,说是"六十年一遇"也不夸张!
第一,今年是"早秋分"。
秋分一般在农历八月中旬。但今年秋分落在八月初二,比平常年份要早不少。
老话讲:"早秋分九月冷嗖嗖,晚秋分九月穿单衣。"秋分来得早,意味着冷天也来得早。大家早晚出门,记得添件外套,别着凉。
第二,秋分在"月头"。
今年秋分位于八月初二,正属于"月头"。
农谚这么说:"秋分在头,一秋多雨;秋分在尾,一秋少雨。"按照这个规律,今年秋天雨水可能会偏多。
雨水一多,收割晾晒都不方便。地里的花生、玉米得抓紧收,堆放的稻谷也要注意防潮,避免发芽或发霉。
第三,今年"秋社在秋分前"。
"秋社"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感谢他保佑五谷丰登。一般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今年是在9月16日。
而秋分是在9月23日,正好在秋社之后。所以今年属于"社在秋分前"。
古人认为:"社在秋分前,必定是灾年。"虽然现在农业技术发达,但我们仍要有所准备,多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
总结一下,今年秋分三大特点:来得早、在月头、秋社在前。再加上今年还是农历"青蛇年",确实比较特殊!
大家不妨多留意接下来的天气,适时增减衣物,合理膳食,安安稳稳迎接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