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的新闻炸了锅,主人公崔丽丽的经历看得人又气又心疼。2023年她出差杭州时遭老板王某侵犯,事后在丈夫硬气支持下报警,2024年王某被判四年刑。可没想到,刚拿到刑事判决书,公司就以"旷工"为由把她开除。好在她没认输,一路维权到2025年8月,终于拿到生效的工伤认定,光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就赔了113万,9月23日还得接着打劳动争议官司,这天正好是她被侵害两周年。
这事儿最戳人的,是崔丽丽从"受害者"到"女战士"的转变。最初她看着监控里自己被抱着进老板房间,连超市见个秃顶男人都能应激到心脏疼,夜里靠吃药入睡还总做噩梦。可公司的"落井下石"反倒让她硬气起来,就像被逼到墙角的兔子,终于露出了牙齿。我敢说,公司开除她压根不是因为"旷工",就是想"甩包袱"加"压下去" 。毕竟出了这种事,公司怕影响名声,更怕她继续闹下去牵扯出更多管理问题,开除就是最粗暴的"息事宁人",可惜打错了算盘。
再说工伤认定这步"破冰",看着是赢了,背后的坎儿可太多了。崔丽丽能成功,得亏杭州警方找着了隔壁房客的录音,还得感谢劳动仲裁部门敢拍板。但这绝不是"复制粘贴"的模板 ,现在相关法律条文散得像满地碎纸,没有统一标准,企业违法成本又低。之前有数据显示,职场性侵案报案率不足10%,能走到工伤认定的更是万里挑一,崔丽丽这 case 就像在墙上砸出个小缝,可离真正的"阳光普照"还差得远。
最让人暖心的是她丈夫张毅,从一开始逼着她报警,到后来陪她跑法院,那句"干就完了"比任何豪言壮语都顶用。这也让我想到,很多受害者不敢站出来,缺的就是这样"坚固的盟友"。要是每个受害者都能有这样的支撑,敢伸手求助的人肯定会多起来。
崔丽丽的战斗还没结束,可她已经为后来人点亮了一盏灯。接下来这案子很可能会推动相关政策细化,说不定以后职场性侵的工伤认定会有更明确的流程。你觉得这场"破冰"能带来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