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杂交你最先想到什么?杂交水稻?或是骡子?

这两个品种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都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基因工程,骡子则是两个相近物种的杂交出来的一种奇蹄目动物。

杂交水稻给我们带来了粮食上的量产,骡子给原先的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所以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如果动物与动物之间,强强结合会不会有更加好的收获呢?

带着这个问题,目前野生动物之间也"被人类"进行了杂交互配,可现实中出现的杂交物种,真的就是好的结果吗?

野生动物杂交后代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颇具挑战性的议题。我们是否能够禁止动物杂交?这似乎是一个道德和生态双重挑战。

"生殖隔离"下无法改变的事实

说道杂交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殖隔离"这个话题,生殖隔离就是指不同物种或群体之间在生殖上的隔离,导致它们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配或者产生生育后代。

这种隔离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防止基因进行交换,从而导致物种分化和进化,简而言之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压根就不能怀孕,也不会孕育出胚胎。

生殖隔离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当然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物种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生殖隔离机制有很多,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行为隔离等等。

生殖隔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在某种情况下,生殖隔离机制失败,就可能会导致物种之间的杂交行为,这可能会破坏物种的适应性,甚至导致物种的灭绝。

生殖隔离也相当于一层保护网,如果没有它的存在,这个世界将会进入到奇奇怪怪的"童话世界"之中,你可能会看到会跑的鲨鱼,会飞的马儿或者长着鸭嘴的大象了。

因此,生殖隔离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些物种不得不面临着生殖隔离的失败,达成了交配。

生殖隔离失败下的杂交动物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骡子这个物种了。提到骡子,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结合马和驴子的优良特点,有着驴很强耐力,并且还有着马一样高大的身躯,被人们发现后,多用于途中运输。

骡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数量比较稀少,被人们当做宝物一般,专供达官贵人来进行欣赏,直至明朝时期,人们发现了骡子的这一优点,便大量让其繁殖。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比较好奇了,骡子到底是马生出来的还是驴生出来的呢?其实也有两种说法,公驴和母马生出来的叫做"马骡",公马和母驴生出来的叫"驴骡",但它们繁育出来的后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能生育。

还有一种动物是近些年才发现的,例如北极灰熊。它是北极熊和灰熊所结合出来的动物,早在2006年被人类所发现,两个完全不同地域的物种,怎么会碰在一起的?

难道是牛郎和织女有着跨越"千年的爱恋",从开始就有着异地恋?然而并不是的,从最本质是个的意义来说,与人类还是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大多数北极熊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地,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栖息地,所以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生物只有见了面才会有了杂交的可能性。

但是人类从它们的杂交品种上好像看到了很多的好处,北极灰熊没有因为两个不同物种杂交而丧失一些该有的能力,反而是结合了北极熊和灰熊的种种优点。

北极灰熊不但健康而且长寿,既有北极熊和的捕食能力又有灰熊强大的体格,所以北极灰熊的一生就像是开了挂一般。

人为干涉的杂交品种

人类在看到这些种种成功的案例后,并且还是自然界中就能产生的强强联合,如果是来自人类的干预,会不会也产生一些强强联合的物种呢?

所以首先作为动物界的百兽之王狮子和老虎成为了人类首先研究的目标,狮子和老虎都属于大型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较小,有着锋利的爪牙,在战斗时喜欢成群结队,并且有更强大的耐力,而老虎的体型比较大,是狮子的2倍左右,喜欢单独作战,有更快的奔跑速度。

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动物是无法进行相遇和交流的,除了我们在日常的动物园中可以看到,但是在人工的干预下,它们也将孕育出下一代。

雄狮和雌虎的结合,被人们称之为狮虎兽。但是它的到来却是一个让人遗憾的事情,因为它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缺点。

雄狮和雌虎都是称霸一方的王者,而狮虎兽就犹如一个"废柴"。它虽然遗传了父亲的大脑袋,却没有遗传母亲强大的体格和骨架,所以狮虎兽的身体很不协调。

这样的身体导致它捕捉能力受限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捕猎的能力。并且长期的体重长期的压迫,导致没有太大骨架去承受重量,关节长期就会受于磨损的状态,最终瘫痪,并且狮虎兽的生育率极低,只有1%-2%,成活率更是低至五十万分之一。

除了狮虎兽,通过人为的干预还产生了虎狮兽,它和狮虎兽相反,是雄性的老虎和雌性的狮子相结合的,简单来说就是随着父亲的姓氏走的。

虎狮兽它们看起来像是顶着老虎脑袋的狮子,因为双重基因的限制,所以虎狮兽的体型比老虎狮子都要小得多,而且它们的成活率比狮虎兽还要低。

除了狮子和老虎,科学家还用鲸鱼和海豚杂交出来了鲸豚兽,用斑马和驴培育出斑驴,但是大多数杂交出来的动物都有着致命的缺陷,并且不能生育。

我们能禁止动物杂交吗?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通过人为干涉的手段,培育这些有致命缺陷的杂交动物,供人们猎奇,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就像是袁隆平杂交水稻那样,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方可得出最优的结论,但是这些动物也同样如此吗?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深思的事情。

面对着自然界中自然的杂交现象我们几乎是无法干预的,这也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进化的一种表现,但这也根本源于人类的一些日常活动中。

例如"土地的使用、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的变化"等等都可能会促进动物进行杂交,因此,禁止动物杂交有可能但不太现实,就是因为和我们的人类息息相关。

只能说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减少生物们之间的杂交 。例如,保护自然栖息地,减少捕猎和偷猎,预防疾病传播等都可以降低野生动物的生存压力,从而减少杂交的诱因。

此外,对一些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殖和基因保存也是防止杂交带来遗传损失的有效方法。

结语

总的来说,尽管杂交动物可能会面临生存率低下和不能生育等问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禁止动物杂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影响,从而减少杂交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研究和理解杂交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那些受到杂交威胁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