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战火还没停歇的迹象。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攻势越来越猛,胜利的天平似乎在向它那边倾斜。如果俄罗斯真打赢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肯定会迎来大洗牌,中国作为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再铁也得留一手,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我们得未雨绸缪,从三件事上做好最充足的打算,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还能在变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能源安全,多元化布局是关键
中俄关系里,能源合作是重头戏。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经冲到2448亿美元,能源占了大头。
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给中国送天然气,2023年供了227亿立方米,2024年前八个月猛增37%,预计2025年能到380亿立方米的满负荷。
要是俄罗斯打赢了乌克兰,它的国际地位和谈判筹码肯定水涨船高,在能源价格和运输条件上可能会更硬气。
不仅如此,赢了之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选项也会变多,欧洲现在因为制裁不买它的油气,但未来可能松口,印度、土耳其、中东这些地方也可能抢着要。到时候,中国要是还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就容易被掐脖子。
所以,我们得赶紧把能源来源搞多元化,别吊死在一棵树上。
第一步,可以多从中东进口石油,比如沙特和伊拉克,油田资源丰富,跟中国关系也不错。
第二步,跟中亚的合作得加码,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田通过中亚中国管道输过来,2023年已经占了我们天然气进口的20%,还能再挖挖潜力。
第三步,非洲的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油气资源也不少,通过"一带一路"投点资,把关系搞牢靠,长远看没坏处。当然,新能源也不能落下,中国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很可观,政府计划203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到25%。
俄罗斯是重要伙伴,但我们不能全指望它。多元化布局不仅能防风险,还能让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多点话语权。
比如,中东的油价要是下来了,我们可以跟俄罗斯谈谈条件,压压价。非洲和中亚的合作也能让我们的能源供应链更稳,哪怕哪天俄罗斯那边有点风吹草动,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能源安全不光是买多少的问题,还得看怎么用。工业上得推节能技术,家里也得提倡省电省气,都能减轻对外依赖。政府近几年一直在推绿色发展。俄罗斯要是赢了,能源市场肯定会有波动,我们得早做打算,别到时候被动挨打。
技术自主,核心命脉得攥手里
中俄技术合作听起来挺美,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和精密制造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可现实是,核心技术谁都不愿意轻易掏心窝子给别人。俄罗斯要是赢了乌克兰,底气更足,可能更舍不得把技术拿出来分享,甚至还想拿这当筹码压我们一头。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
2024年,中国在半导体上的研发投入涨了15%,光刻机和先进制程技术是重点攻关方向,是芯片命脉,不能老被卡脖子。
除此之外,国产C919客机试飞搞得热火朝天,发动机研发也在咬牙往前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也没闲着,北京的科技园区里,好几百家初创企业在搞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势头挺猛。自主创新这条路不好走,但必须走,我们得把核心命脉攥自己手里。
技术自主不是闭门造车,跟外头合作还是得搞,但不能只盯着俄罗斯一家。跟欧盟、日本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上的交流越来越多,技术论坛、联合实验室这些形式都不错,能学到东西还不至于被单一国家牵制。
俄罗斯立场要是变了,我们也有回旋余地。比如,欧盟在绿色科技上很有一套,日本在精密制造上经验老道,都能补我们的短板。
俄罗斯要是赢了,国际技术合作格局肯定会变,美国和西方可能会更使劲打压我们的技术供应链。到时候,俄罗斯靠不靠得住还得两说,所以得赶紧把自己的技术底子打牢。
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突破,再多投点钱、多给点政策支持,没准儿过几年就能追上。航空发动机也是,C919要是真飞起来了,不光是民航的骄傲,军工也能沾光。
技术就是国力,俄罗斯赢不赢,我们都得把自己的路走好。
外交平衡,灵活策略保主动
中国既得跟俄罗斯处好,又不能光顾着一头,得把朋友圈做大做活。中俄关系现在是战略伙伴,2024年上海合作组织里的联合军演规模还扩大了。但俄罗斯要是实力大增,尤其在中亚,可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有点敏感,合作里可能会掺点竞争的味道。
我们得把眼光放远,跟欧洲、东南亚、非洲多走动。2025年初,中国跟东盟的贸易额涨了8%,说明区域合作有搞头。
俄罗斯赢了,对中国来说是个新考验,中俄关系得接着深化,但不能把宝全压在这。欧洲现在跟我们有点距离,但经济上还有不少交集,可以再拉拉关系。东南亚是近邻,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搞好了对大家都好。非洲是潜力股,"一带一路"在这扎根深了,以后回报不会少。
我们得拿出真东西,比如"一带一路"项目得实打实落地。金砖国家的合作也得有点新花样,如今本币结算是个好开头,后面还能再推推数字经济合作。
三件事做好了,中国才能在变局里站稳脚跟,走好自己的路。世界局势再怎么变,我们得有定力、有底气,沉住气干实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件事说到底就是要防风险、抓机遇。能源安全是命根子,技术自主是硬实力,外交平衡是软功夫,三条腿都得站稳。俄罗斯是我们的重要伙伴,但国家利益面前,谁也不能全信。过去几年,中国在国际上稳扎稳打,底子已经有了,现在得再加把劲,把准备做足。未来只要我们自己不乱阵脚,就有底气应对任何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