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一条行车记录仪视频引发全网热议:一家三口推着婴儿车,在机动车主路中央悠然遛弯,导致后车寸步难行,引发舆论对公众文明出行的广泛讨论。
画面中的马路宽阔、车辆稀疏,一家人仿佛走在自家庭院,却让无数网友看得心焦。老人推着婴儿车,其余两位并肩而行,几乎将车辆通行的右侧车道完全占据。
奇葩的是他们并没有选择旁边安全的人行道,而是直接在车流中散步。这种行为合适吗?有人说,也许是一时大意未察觉后方来车。
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男子多次回头,却始终没有挪步的意思。
再看驾驶员的表现,他既未按喇叭催促,也没有变线超车。只是在后缓慢跟行,默默忍受这尴尬的一幕。
视频上传后,车主的回应显得无奈又善良:"有婴儿,不敢按喇叭,怕吓到他们。"其实这种担忧并非没道理。
许多司机都知道遇见带小孩的家庭时,多数都会多点耐心。但这是否也意味着个别人可以漠视交通规则,随意为之呢?
那可是机动车主路呀,并不是安全地带,更不是遛娃的公园。一旦后方来车紧急刹车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退一万步讲,如果遇上脾气暴躁或者赶时间的司机,仅靠驾驶员的素质就能"保全"这份侥幸吗?
网友们对这一幕议论纷纷--有说驾驶员脾气好,有感慨爸妈做事欠考虑,也有对公共行为和家庭教育深切反思。
细究背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少见。有些市民总是把"自己方便"摆在首位,漠视了身边他人的利益与安全。
殊不知真正的社会文明,是每个人都要为别人的安全考虑半分。尤其是带娃出行,更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婴儿车能给自己提供便利,但绝不是推上马路的护身符。家长用行动教会子无视规则,将来孩子又该如何守法守纪?
马路如虎口,侥幸走一次并不代表永远平安。很多事故、冲突,看似偶然,实则与这种凭感觉的恶习息息相关。一己之便往往对他人造成困扰,有时甚至祸及亲子。
由此可见,素质和责任心,不只是口头美德,更应成为实际行动中的坚守。
文明社会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规则、互相体谅。马路不是自家走廊,安全才是真正的幸福保障。
希望每个带娃出门的家长都能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明白,守规矩其实是在呵护自己的人生,也是对家庭和社会最大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