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乌和谈出现曙光,援引环球网消息,美俄外长已于2月18日当天在沙特会晤,特朗普也宣布,他很快就会与普京会面,就恢复美俄全面关系展开谈判。与此同时,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停火后,派遣包括中国和巴西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事人员参与乌克兰维和部队,引发国际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月18日的记者会上用四个字作出回应,称对假设性问题"不作评论"。
中方的此次回应,是中国对俄乌冲突这一国际议题过往态度的延续。美国这一提议,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目的。首先,美国想推卸自身责任。俄乌冲突已持续数年之久,给地区和世界都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今和谈虽有望达成协议,但后续的维和任务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美国心里很清楚,欧洲国家尽管有参与维和的意愿,但其自身实力和资源都较为有限,要独自承担起如此大规模的维和重任,实在是力不从心。而美国自身呢,出于国内政治局势的考量,比如面临着不同政治派别的博弈以及民众对海外军事行动的态度等,同时战略重心也有所转移。
例如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不愿大规模出兵乌克兰进行维和。所以,美国就想拉中国等非欧洲国家入局,企图让其他国家为其 "分担" 责任和压力,自己则想轻松地从这一复杂的局势中脱身。其次,美国企图制衡俄罗斯。美国认为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和一定的经贸往来等,若中国派兵赴乌维和,可在俄乌之间的缓冲地带形成一种特殊力量。美国试图以此对俄罗斯形成某种牵制,一旦俄罗斯有任何被美方认为 "不利于和平" 的举动,中国维和部队的存在或许能让俄罗斯有所顾忌,从而达到美国进一步制约俄罗斯,同时又能挑拨中俄关系的目的。
再者,美国想消耗中国实力。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让中国派兵赴乌维和,可使中国在军事资源、外交精力等方面有所消耗。俄乌地区局势复杂,维和任务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美国希望借此让中国陷入复杂的地缘政治泥潭,分散中国在自身核心利益和发展方向上的注意力与资源,阻碍中国的发展步伐。
另外,美国还有转嫁国内矛盾的意图。美国国内面临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问题和矛盾,民众对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也存在不同看法。若推动中国等国参与乌克兰维和,可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国内民众视线,让民众关注焦点从国内问题转向国际维和等事务,缓解政府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营造其在国际事务中 "积极作为""推动和平" 的形象。
最后,美国意在重塑国际秩序话语权。美国试图通过主导俄乌和谈及后续维和安排等,强化其在欧洲乃至全球地缘政治中的主导地位。邀请中国等国参与维和,可让美国在国际舆论上占据主动,显示其 "广泛团结国际力量" 解决问题的姿态,进而巩固其在国际秩序中的话语权,将国际事务的发展方向更多地纳入其设定的轨道。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主张尊重各国主权,推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
中国不会被美国的如意算盘左右,而是会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国际大义,以及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来决定在俄乌问题及相关维和事务上的行动与态度。中国的回应,展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和大国担当,也表明中国不会轻易卷入美国设下的地缘政治陷阱,而是会坚定地走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