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高层开会惨遭"团灭",要和以色列不死不休,中东又要变天了。
日前,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发表讲话,谴责以军针对胡塞高层的斩首行动,强调以军袭击不会动摇胡塞武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决心,并宣布以升级武装袭击力度、强化航运封锁等方式,对以色列发起报复。
【多名行政机构高层被以色列斩首,胡塞武装誓言发起报复行动】
在胡塞作出上述表态前2天,以色列锁定了胡塞武装组建的"变革与建设"政府高层集中观看胡塞本人电视讲话的地点,发起了一次精确打击,导致"变革与建设"政府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与其手下的多名部长身亡,另有多名部长受伤。
以色列此次针对胡塞武装展开斩首行动,与加沙方向的局势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遭遇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政府仍在尝试推进一项彻底占领加沙,清剿哈马斯武装,一劳永逸解决加沙问题的军事行动计划。
以军目前正在征召约6万名预备役军人,准备先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最后两个据点之一的加沙城发动进攻,进攻前的空袭准备已经开始。
而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黎巴嫩真主党力量被严重削弱,伊朗也在经过12天的战争后,暂时无力为哈马斯提供更多支持的情况下,只有也门胡塞武装能够以军事手段支援哈马斯,干扰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几天前,胡塞武装便对以色列的多处机场展开了远程导弹打击,尝试以此来削弱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能力,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加压力。
以军此次抓住机会发起斩首行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向胡塞武装证明,以色列在也门方向的情报收集与军事行动能力,通过军事威慑来减少胡塞武装对加沙局势的干预。
【以军在加沙城外围集结了数万大军,随时准备展开清场行动】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以色列没能成功威慑住胡塞武装。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身亡的多名"变革与建设"政府官员,算不上是胡塞武装的核心成员。
就拿总理拉哈维为例,此人不是胡塞武装的嫡系,而是南也门政治圈子里的知名人物,曾在萨利赫与哈迪政府内担任省长等职务,2015年也门内战爆发的时候,才站到了胡塞武装这边。
2016年,胡塞武装与也门前总统萨利赫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组成了"最高政治委员会",并成立了一个"救国政府",与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也门政府对抗。
当时,双边便约定政府总理必须由也门南方人担任,尽管萨利赫早已去世,但胡塞武装依旧决定履行这一约定,以便团结南也门的政治势力,拉哈维才有机会在胡塞武装将"救国政府"重组为"变革与建设"政府后,成了总理。
【拉哈维不是胡塞武装的嫡系,而是南也门政治圈子里的知名人物】
因此,拉哈维之死,不会干扰到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部署,其影响更多的是削弱了胡塞武装的声望,短暂削弱了胡塞武装的地方治理能力。
以色列应该也清楚,敲掉拉哈维对于胡塞武装算不上是伤筋动骨,他们仍旧选择对拉哈维动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个情况是以色列担心直接对胡塞嫡系人马动手,会引发该组织更加激烈的反应,给自己招致更大的麻烦,只是考虑到以色列一向的强硬态度,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低。
第二种情况就是胡塞武装吸取了哈马斯、伊朗等盟友的经验教训,在反渗透、保密工作上作出了一定成绩,使得以军摸不清胡塞等高层人士的行踪,无法直接对这些人发起斩首行动,只能退而求其次,对拉哈维等文官动手。
【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等人没有成为以军此次的袭击目标】
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色列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烈度将会升高,胡塞武装将会更加频繁地对以色列发动导弹、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则将加大空袭力度,争取敲掉一些胡塞武装的一些高级军事指挥官。
此外,若是胡塞武装在红海方向重启高烈度的"袭船"行动,必然会再次对全球的供应链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美国的再次下场,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目前就在阿拉伯海附近海域活动,可以快速赶赴红海方向。
美以两国与胡塞武装的新一轮对抗可能会在不久后上演。
【美军的一个航母战斗群正在波斯湾、阿拉伯海附近海域活动】
综合来看,依托于多年内战之中锤炼出来的武装力量,与伊朗帮助下建立的无人机与导弹供应体系,胡塞武装有能力对整个以色列的国土防御系统形成威胁。
反之,以军也能够凭借情报与空中优势,尝试继续通过点穴式的定点清除行动,瓦解胡塞武装的指挥体系,这场冲突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而随着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冲突烈度加大,作为全球主要能源与贸易通道的红海-曼德海峡,再度成了演兵场,当地的安全局势变化,直接牵动美国、伊朗、沙特等国的战略神经。
若冲突外溢导致美军直接介入,或伊朗加大对胡塞的装备输送,整个中东的安全架构或将面临新一轮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