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美国不想再继续提高对华关税了,因为这会让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状态。他甚至还暗示道,我可能想降低对华关税,我希望美国民众购买商品。

要知道,特朗普之所以说起"软话",是因为"对等关税"所带来的的冲击,已经快要超出他的控制。一方面,美国国内反对声四起,不仅民众掀起大规模抗议活动,上一届政府的领导班子--拜登、布林肯、沙利文以及耶伦纷纷站出来,指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美国造成巨大动荡和破坏。

另一方面,虽然在特朗普的施压下,部分国家选择对美妥协,但由于其常常朝令夕改,这让美国的贸易伙伴非常苦恼。因此,即便特朗普声称美欧之间能100%达成贸易协议,但欧盟并没有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不仅为谈判破裂保留了后手,还将目光转向了亚洲。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美国盟友不排除也会效仿。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自然想搞定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在美方看来,一旦与中国签署贸易协议,那么将给其他国家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也正因如此,特朗普才忍不住先"眨眼",妄图以此来推进中美之间的关税谈判。

不过,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尽管特朗普声称,"中美接触的频率非常频繁"。但他同时又老调重弹,要求中国先主动接触美国。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特朗普还改口对华发起威胁。当地时间18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中美私下谈判良好。"至于怎么个好法,他并未提供具体的细节。

随即,特朗普话锋一转,说起中美如果没有达成贸易协议的后果。他强调,如果中美之间就贸易协议没有谈拢,那么美国将加征关税,或者制定一些新规则。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大概在未来一个月内,中美之间就能搞定贸易协议。

从这番表态来看,传递出三个信息:一是美国想与中国结束这场贸易战;二是这场贸易战虽然是美方挑起的,但中国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主动上门对美"求和";三是这一个月时间是美国给中国的最后期限,如果期限已过,中国拒绝对美妥协,那么特朗普将会发起更为严厉的制裁。

不得不说,虽然特朗普政府释放出愿意谈判的意愿,但本质上还是保留了美国高高在上的那一套,为此特朗普不惜一边在公开场合声称与"中国关系良好",另一边却又指示团队不会主动与中国接触,这种虚伪行径,真是将美国的双标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分析指出,相较于中方的临危不乱,特朗普的"贸易武器"可谓是杂乱无章。从坚称不会"暂停对等关税",到对等关税刚生效就踩下刹车键,从将对华关税税率增至145%后,白宫又澄清对华关税关税245%是假新闻。如今,尽管再玩弄关税数字游戏已经毫无意义,但特朗普依旧不肯放弃通过加税来让他国让步的把戏。但这场关税战,实际上结果已经注定。如果美方依旧保持着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企图用傲慢的态度来逼中国坐上谈判桌,那么中方不介意打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