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不仅是5月份的开始,也是农历日期里的四月初四,民间一直利用四月初四的天气,来预测之后的天气走势,更好的服务于农事活动。而说起来四月初四,有着很多习俗和讲究,老话经常说"涝不涝,四月初四早看天",那么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四月初四的天气,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来看看农谚怎么说。

俗话说"四月初四日头照,庄稼丰收农夫笑",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四月初四这一天,出现了艳阳高照,也就是天气晴朗的话,就预示着近期天气晴好,那么这段时期,也是庄稼拔节孕穗,进行光和作用的黄金时期,如果阳光充足,庄稼的长势自然不会差,也为将来获得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农夫看到这种情景,就会感到欣慰的笑。

可要是四月初四出现降雨,情况就不一样了,有句谚语是"四月初三初四雨 麦子要从泥里取",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四月初三初四前后,经常出现降雨,就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频繁出现阴雨天气。严重的话,还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导致小麦出现倒伏或者是被雨水浸泡。虽然说"麦子要从泥里取"带有一定夸张成分,但也描述了,古时候的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之举。

还有一句也是说的很有意思,叫做"初三初四月不明 一月只有八天晴","月不明"就是阴雨天气,古人认为,假如四月初三初四阴雨绵绵,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阴雨天气也会经常出现。甚至是一个月只有8天晴天。虽然带有夸张色彩,但也说明了,这段时期的天气将会是雨天多,晴天少。连续的阴雨天气,不仅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田间湿度增大的同时,还可能导致病虫害增加,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说,从这些谚语我们可以看出,"涝不涝看四月四"的说法,还是具有一定道理。虽然说现代农业,可以让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农谚所提供的价值,依然不能被忽视,值得我们借鉴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