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城废墟上空烟雾尚未散尽,以军坦克已推进至拉法口岸。这片土地上,战争的目标正变得模糊不清,而地缘政治的算计却愈发清晰。

"以军将全面控制加沙地带,并将当地民众集中转移到南部狭小区域。"2025年5月,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的这一声明,清晰地表明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战略意图。此时,距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击败哈马斯"的目标已过去近两年。

在加沙地带,以军不仅扩大了在加沙城的地面行动范围,还在停火协议生效后持续摧毁房屋、修建防御工事。截至2025年9月,以军对加沙地带约100处目标实施空袭,仅过去24小时就造成3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军事行动的不断升级

2025年夏季,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了内塔尼亚胡关于"击败哈马斯"的计划,以军准备接管加沙城。内塔尼亚胡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让被扣押人员获释的唯一途径是击溃哈马斯。"

此时,以军已控制加沙约70%至75%的地区。但军事行动并未止步于此。内塔尼亚胡宣布,以军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将重点打击哈马斯仍在控制的两个主要地点:加沙城和包括加沙中部多个难民营及马瓦西地区的区域。

军事分析人士通过卫星图像发现,停火协议生效后,以军仍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摧毁房屋,并在拉法口岸附近修建防御工事。这些图像显示,1月19日至2月1日期间,以军摧毁了拉法市内在距离加沙地带与埃及边界仅约700米的多個社区的60多栋房屋。

同时,以军在连接加沙地带和埃及的拉法口岸周围修建了新的防御工事,以及一条与防御工事平行的长达1.7公里的道路,并在拉法口岸北部新建了一个军事前哨站。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行动本质上是在建立一个"缓冲区"。

国际压力与以色列的孤立

随着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持续推进,国际社会的反应日益强烈。2025年9月21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葡萄牙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系列承认,标志着在以色列不断升级军事攻势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正逐步强化对"两国方案"的政治支持。

对此,以色列政府反应激烈。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恐怖主义的奖励",并重申"巴勒斯坦国绝不会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以外交部谴责相关决定"破坏地区稳定",以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更是呼吁立即吞并约旦河西岸。

以色列媒体分析认为,以色列可能采取几种动作来回应承认潮:一是升级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二是在约旦河西岸推动所谓的 "主权宣示" ,加快犹太人定居点扩张。

这些举动不仅会导致加沙人道危机继续恶化,还将进一步摧毁"两国方案"的现实基础。

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政府在国内也面临重重压力。以色列反对派议员谴责内塔尼亚胡"将拖垮以色列"。以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指责内塔尼亚胡作为总理是"失败的",其加沙政策将导致以方被扣押人员和以色列军人死亡、以色列经济一败涂地、在国际社会所获支持崩塌。

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

军事行动的持续升级给加沙地带带来了深远的人道主义灾难。拉法市市长艾哈迈德·苏菲称,自2023年10月本轮巴以冲突以来,拉法约90%的住宅受损。目前拉法大多数居民仍然流离失所,约20万人在汗尤尼斯马瓦西地区以及加沙地带其他地方避难,无法返回家园。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指出,以军对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的基础设施、重要设施和住宅进行了"全面破坏",已使整个地区无法居住。一个多月来,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空前加剧,人民的生活条件极其悲惨,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面对这些指控,内塔尼亚胡否认是以色列造成加沙饥荒,反而指责哈马斯拦截援助、制造物资短缺。他表示,以方将通过划定安全走廊、增加安全分發点和空投等方式绕开障碍,并已与美国方面协调增加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

地缘政治棋局中的战略考量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折射出其中东安全战略的演变。2025年9月,以色列军方甚至将对哈马斯高层的打击范围延伸至卡塔尔。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两年来,以色列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美国盟友卡塔尔。

这一行动开创了一个恶劣先例,严重破坏和平努力,威胁地区安全。分析认为,以色列将军事行动推进到卡塔尔,本质上是试图对哈马斯生存根基进行釜底抽薪。

以色列的战略逻辑表明,其更倾向于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对巴勒斯坦的實際控制,而非通过政治妥协达成共存。在以色列看来,只有将所有的敌对因素进行全面高压打击,才能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

然而,这种"零风险"安全在中东是难以实现的。试图凭借军事手段彻底消除所有威胁的做法不仅无法根除隐患,反而会不断带来更严重的安全风险,最终陷入"越打越不安全"的恶性循环。

美国的角色与战略两难

以色列的行动与美国的态度密不可分。截至2025年9月,美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在西方承认潮中还扮演了特殊角色:不仅直接阻扰巴方参加联合国会议,更积极劝阻其他国家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

内塔尼亚胡在表态中强调,以色列将在"其从美国返回后"再作出具体回应。这显示出,其内政外交策略高度依赖美国立场。若美国立场不变,仍持续提供军援和外交支持,那么以色列即便遭到更多孤立,恐怕也不会轻易改变基本战略。

然而,以色列的某些行动也对美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暴露出美国在外交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色列激进行动的影响,导致其难以全面履行对中东盟友的保护责任。

海湾国家因此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深重疑虑。如果美国连其盟友的安全都无法确保,甚或对以色列的越界行为采取默许态度,那么海湾国家依赖美国的安全逻辑将无以为继。这种情形下,海湾国家可能加速寻求多元化的国际伙伴,以对冲美国影响力衰退可能带来的风险。


拉法口岸的防御工事仍在修建,卫星图像显示缓冲区日益扩大。加沙地带民众被"集中转移"至南部狭小区域的计划正在实施。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称,此次行动不同于以往,以军将驻守所占领的每一个地区,即便达成停火协议也不会撤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构想的加沙未来包括非军事化、设立"安全区"和组建能与以方和平相处的民政当局。他继续拒绝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加沙地带战后治理中发挥作用。

加沙的命运似乎正朝着以色列右翼长期期望的方向发展:完全控制这片土地,并通过军事存在确保以色列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