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针对游客的袭击,一个"抵抗阵线"的组织说这是我干的, 原因是反对印度政府在当地"引入外来者"的政策,印度让超过8.5万名定居者涌入克什米尔地区,造成当地人口结构改变。

其实克什米尔地区一直都是个热点区域,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印巴几次战争全都是因为克什米尔问题没有解决。

印巴分治的时候,当时的查谟-克什米尔土邦有3个选择,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或者独立。

当时这个地方呢,77%的人都是穆斯林,印度教人口占比只有20%,佛教和锡克教占比3%。只不过掌管话语权的土邦上层王公贵族大都信仰印度教,希望加入印度。老百姓大多都是穆斯林,所以坚决要求加入巴基斯坦。而土邦统治者哈里·辛格非常希望独立。

然后围绕着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爆发了内乱,20万穆斯林就被~~,巴基斯坦肯定看不下去啊,以"支援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兄弟"为由参与进来了,然后土邦统治者哈里·辛格就紧急向印度求救,印度就说,加入印度,我才会派兵。就这样,土邦统治者哈里·辛格就和印度政府签署了协议,加入印度,然后印度派兵,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了。

这次战争一直打到1948年才结束,之后印度实控了克什米尔3/5的土地(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包括阿扎德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和1/4的人口。

但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占少了,而且印度实控的克什米尔地区,大多数都是穆斯林,天然和巴基斯坦亲近,所以这里时不时的就闹出事,一闹出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关系就高度紧张,稍微擦枪走火,就容易引爆这个火药桶。

那你可能会说了,为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争这个地方呢?

哎,这就是关键了,因为这里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略制高点,谁占领了这里,谁就能保障自家安全,同时可以俯瞰对方。而谁要是丢了这里,谁家就相当于大门敞开了,战略不安全了。

你看一下地图,从克什米尔到巴基斯坦首都,只有80公里,要是印度完全占领了这里,不就相当于人家在你头上举刀子嘛。巴基斯坦首任总理就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项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所以巴基斯坦是不会放弃这里的,这里就是巴基斯坦的命门,一旦失守,巴基斯坦就完蛋了。

可关键是,这里对印度也非常重要,从克什米尔南下,印度无险可守,就有灭国危险,所以印度必须要在这里维持自己的军事优势。

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就成了火药桶,谁都不会放弃这里,所以只要这里发生点啥事,就有爆发战争的危险,这次同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