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作为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其起始之日,在古人的观念里,是一个需格外谨慎的"凶日"。

今日,进入末伏,遵循老传统,宜做三事,忌做三事,以保健康平安。

宜早睡早起。末伏时节,天气逐渐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

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则可使肺气得到舒展,有助于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精力充沛。

宜适当锻炼。末伏虽热,但已不如中伏那般酷热难耐,是进行适度锻炼的好时机。

清晨或傍晚时分,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但需注意,锻炼时不宜过度出汗,以免耗伤阴气。

宜清淡饮食。末伏时节,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梨、葡萄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

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等,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少吃辛辣、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肠胃疾病。

忌贪凉。末伏期间,虽然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温差逐渐增大,人体阳气开始内收。

此时,如果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等,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或引发其他疾病。

忌过度劳累。末伏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身体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忌情绪波动。末伏时节,天气变化无常,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过大容易伤肝,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冥想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遵循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传承,更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让我们在末伏时节,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老传统,迎接健康、平安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