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山东省某公安局成功劝阻一起电信诈骗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元。劝阻过程中,受骗女子以为民警是骗子,曾挂断民警10多个劝阻电话。经过耐心解释,女子终于意识到被骗,并亲自到千里之外的派出所表示感谢。

看到这,我就不淡定了,诈骗分子(假"李鬼")常伪装成执法人员,导致民众对警察(真"李鬼")产生怀疑。

此案中受害人多次挂断民警电话,已经不是第一次新闻中报道了,民众被洗脑后银行多名工作人员劝阻不了,警察来了也是无力回天,我必须汇这个钱,不汇不行。问其理由,不能说,这是秘密。这家汇不了,我换下一家。你们凭什么不让我汇,这是我的钱,我说了算。等等!甚至当着警察的面打12345,投诉警察,投诉银行工作人员!

为什么老百姓会相信假"李鬼"的话,而对警察、银行工作人员的话反而不信呢?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原因出在哪里?

不过,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本案中,诈骗分子通过电信手段诱导受害人转账3万元,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若受害人已转账但被公安机关及时拦截(资金未实际转移至诈骗分子账户),可能认定为犯罪未遂,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23条)。

若资金已转移后被追回,仍属于犯罪既遂,但追回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

最后,本案中受害人从异地到千里外的派出所致谢,是说明电信诈骗的跨地域性。当有帽子叔叔给你打电话时,不论本地还是外地,不要着急挂,听一听,问一问,这样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