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梢发颖斗临寅,玉烛初调七日春。"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今天就是2月4日,农历的正月初七了。按照民俗,正月初七是女娲创世时创造出"人"的日子,因此这一天被人们认做是人类的生日,俗称"人日子"、"人胜节"、"人庆节"或"七元日"等。而为了庆祝人类的诞生,在这一天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吃面条、吃摊煎饼、出游登高、称体重等。

根据神话传说,女娲造人时使用的是泥土,而泥人怕水,因此在"人日"遇到雨雪冲刷被认为不吉利。相反晴天则被认为是一种祥瑞之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人们会身体健康,诸事顺遂,并且还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

除了神话传说,今天还是进六九的日子。俗话说:"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六九是冬至后的第46天至第54天,处于立春时节,老话就有"春打五九尾"或"春打六九头"的说法。这个时段随着太阳直射点的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春意盎然,柳树等植物开始发芽,而人们也要开始为即将开始春耕做准备。

六九是从寒冬向暖春过渡的关键时间节点,经过古人的长期观察,这一天也是宜晴不宜雨的,我国民间"六九雨打头,农夫坐田头" 的说法,那六九雨雪天有啥预兆?我们一起看看农谚是怎么说的。

"六九雨打头,农夫坐田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六九的第一天就下雨,那么农夫可能就只能坐在田头,面临一些农业生产上的难题,难以开展预期的农事活动,收成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六九本是冬春过渡阶段,气温通常呈回升趋势,正常情况下降雨相对较少。若六九第一天就下雨,往往意味着冷空气势力仍较强,与暖湿气流交汇,导致本该逐渐回暖的天气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致使气温持续偏低,从而导致倒春寒的情况发生。

而这种天气情况,不但会冻伤越冬的农作物,还会因连续的降水导致土壤变得过于潮湿,不利于农民进行翻耕、整地等工作。除此,低温阴雨天气还会使土壤温度降低,种子在土壤中容易发生霉变、烂种等情况,导致出苗不齐、幼苗生长不良,农民只能坐在田头等待天气好转,无法正常开展春播工作,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播种以及产量。

除了上面这句农谚,关于"六九"的农谚还有很多,我们一起看看都是怎么说的:

"六九雪挂柳,盗贼遍地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六九时节出现雨雪天气,并且雪花挂在柳树上,那么这一年可能会遭遇年景不佳的情况,导致社会动荡,盗贼增多。

六九雪挂柳:六九是冬季即将结束、春季即将来临的时候,如果出现下雪的情况,并且雪花挂在柳树上,这通常被视为不寻常的天气现象。柳树发芽是春季到来的标志,如果此时还下雪,可能意味着天气异常,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盗贼遍地走:这并不是说真的会出现很多盗贼,而是用来形容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农作物收成不佳,人们生活困苦,可能会有人因生计所迫而走上盗窃的道路。

"日出六九头,卖被买耕牛"

根据古人的经验,如果六九的第一天是出太阳的天气的话,那么也就预示着天气将逐渐转暖,适合开始农耕活动,因此农民们会卖掉厚重的被子,购买耕牛准备春耕。

这也从侧面说明,六九第一天是晴朗天气的话,预示着这一年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农民们有望获得丰收。因此,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如购买耕牛来准备春耕,以期获得更好的收成

今天是正月初七,也是六九的第一天,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根据农谚说法,这一天都是宜晴不宜雨的,大家所以在的地方天气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