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在天津的街头,咳嗽声、喷嚏声似乎比平时多了不少?药店的感冒药、退烧药又开始紧俏,连儿科门诊的挂号都比平时难上加难。
这不是巧合--天津确实已进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并且接下来的10天,可能是这一轮集中爆发的"风暴眼"。
"戴口罩"三个字,你可能已经听烦了。
但我还是要说:这一次,别犹豫,戴上它,真的不是小题大做。
作为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奔波、也频繁参与公共卫生防控的医生,我想和你聊聊这次天津的情况,不是吓唬你,也不是说教,而是希望让你真正明白: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季节,这是一次需要全民警觉的健康挑战。
为什么偏偏是天津,现在?
你可能会好奇,为啥是天津?为啥是现在?难道其他城市就没事?
其实,天津作为一个北方沿海城市,春季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常常超过10度,非常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加上今年气候反常,冷暖气团频繁交替,空气湿度忽高忽低,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温床"。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 2025年3月底的监测报告显示,天津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已达到6.3%,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2%,而且还在上升中。
这一波高发主要集中在甲型H3N2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重病原的混合流行。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感冒",而是多种病毒"组团来袭"。
病毒之间还可能发生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特别是老人、孩子、基础病人群,更容易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只是感冒"?这是最大误区!
我有一个病人,小赵,30岁出头,平时身体挺好。
上周感到发烧、咳嗽,以为就是普通感冒,硬扛三天不去医院,结果高烧不退,送来我们医院急诊,一查是甲型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肺部已经出现大片感染影像。
他当时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我真没想到,这么年轻,会烧得喘不上气。"
很多人还活在"感冒不算病"的老观念里,殊不知现在的病毒早就不是你小时候那个"头疼脑热两天好"的小角色。
特别是H3N2这一毒株,根据《中华传染病杂志》2024年第11期的分析报告,重症率和住院率均高于H1N1,而且更容易引发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为什么10天之内是关键窗口?
你可能又要问了,为什么说是未来10天集中爆发?
这个判断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根据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流行趋势建模,病毒传播在春季通常具有"指数式"传播特征,也就是一个人感染后,可能在3-5天内传染给2-3人,再加上清明节前后的人员流动、返乡探亲、祭扫等活动,形成"加速器"效应。
未来10天,是病毒传播链条是否能被有效切断的关键点。
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正确防护、减少聚集、戴好口罩,病毒传播链就会慢慢断裂;反之,一旦形成社区传播,那就可能进入不可控的阶段--医院挤爆、药品断货,也不是危言耸听。
口罩到底有多大用?别再嘴硬了
有些人仍然坚持:"我打了疫苗,不怕。""我年轻,免疫力好。""天天戴口罩太憋了。"
我理解这些想法,但作为医生,我必须实话实说:口罩,是目前最简单、最有效的个人防护方式,没有之一。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周报(CCDR)》2024年12月刊数据,在同样的病毒暴露环境下,佩戴医用口罩的人感染率比未佩戴者低了超过73%。
这数据不是随便说说,是严谨研究的结果。
而且,戴口罩不仅保护你自己,更是保护你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孕妇的人群。
别再纠结是不是"戴久了缺氧"这种误区,只要不是连续戴十几个小时,普通人根本不会有缺氧风险。
除了口罩,还得做些什么?
光靠口罩当然不够,防疫是一个系统工程。
你还得注意以下几点,别嫌啰嗦,做到的人真的不多。
第一,洗手比你想的还重要。
别小看流水加肥皂的功效,尤其是外出回来、上厕所后、进食前,手上的病毒比你手机屏幕上的还多。
第二,别硬扛,早看病。很多人讳疾忌医,结果延误治疗。
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心慌胸闷,一定要及时就医。
第三,别乱吃抗生素。感冒≠细菌感染,不是所有发烧都要吃头孢或者阿莫西林。
抗生素乱吃只会让你肠道菌群失衡,甚至诱发耐药性。
孩子和老人,最该警惕
在我们医院儿科病房,最近一周几乎天天满床。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是"主力军",不少孩子发烧到39℃以上,一烧就是三四天,家长急得团团转。
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
有基础病的老人一旦感染,可能诱发心衰、脑梗、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我有个老病人,82岁,平时血压控制得很好,这次感染后心率突然加快,引发心律失常,差点进ICU。
不是病毒多厉害,而是身体的底子经不起折腾。
不是危言耸听,是经验教训
2023年冬天,北京曾经历一次类似的"呼吸道病毒风暴",大量中小学生集中请假,医院门诊接诊量翻番。
天津这次的苗头几乎一模一样,不处理好,后果严重。
我们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在用过去的教训做提醒。
医学不是万能的,但预防可以救命。
说到底,健康从不"躺赢"
我们生活在一个流动频繁、传播迅速的社会,"健康"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种集体责任。
戴口罩不丢人,反而是你对自己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别等到医院爆满,才想起医生说的话。
别等到孩子烧到抽搐,才后悔没早做预防。
别等到自己气喘吁吁、输液打针,才开始后悔没听劝。
现在就是你可以做出改变的时刻。
你愿意多走一步,别人也可能少躺一天医院
这不是一场个人战斗,而是一场全民协同的"隐形战役"。
每个人多一份警觉,每个家庭多一份准备,城市才能少一份恐慌。
天津,正在经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
戴好口罩,不是口号,是行动。
请你认真对待,真的,别再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