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群里老有人问电费涨没涨,我特意去查了下,从7月1号开始主要是工厂那边电价变了,我们家里用的电费大部分地方都没涨。不过有朋友告诉我,如果住在那些分峰谷电价的地方,晚上用大功率电器反而能省不少钱。
我有个邻居开过电动车,他说他每个月光充电就省了两三百块。原来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电价才几毛钱一度,要是赶上某些地方白天太阳大的时候,电价可能比这还便宜。具体时间每个地方说的不一,但都是夜里用电器最划算。
听说杭州那边充电桩晚上只要0.38元一度,中午那会儿电价更低到0.22元,这价格简直没法比。不过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这么便宜的时段,得自己去电费单上查清楚。
有个大爷特别较真,把冰箱的运行时间都调整了。白天高温时段少开冰箱门,晚上电价便宜的时候多存东西。他说这样一个月电费比以前少用了十几块,对他来说算笔小钱了。
现在买新家电的人也开始看时间了。有人专门挑晚上洗衣服、开空调,空调温度白天调高两度,晚上电价便宜了再调回来。虽然麻烦点,但积少成多能省点生活费。
充电桩公司最近推了个新功能,手机能提醒你啥时候电价便宜。我室友用这功能给车充电,说比之前便宜了快一半。不过得看自己充电方便不方便,有人住老小区没装充电桩就得作罢。
有个新闻说深圳有些小区开始用积分换服务,低谷时段用电攒积分,能换免费打扫卫生或者理发。听起来挺有意思,但咱这边还没看到这种玩法。
其实政策调整是想让大家错峰用电,减少电网压力。长远看这是好事,但具体到每个人得根据自己情况来。比如年轻人白天上班不在家,晚上用电器多正好赶上低价;上班族白天在家开空调可能就得花更多钱。
社区里搞了个讲座,教老人怎么用智能电表。很多人第一次才知道电价还有波动,学着调整电视、热水器的使用时间。说白了就是把大部分耗电的事挪到电价便宜的时段。
现在网上有人晒账单,说调整用电习惯后每月电费从两百降到一百五,虽然不多但至少没平白无故涨价。这事儿证明省钱不靠啥高科技,就是把事儿挪个时间点做。
总之,现在知道这些时间点用电能省点钱,大家伙儿按自己情况安排吧。反正电费没涨,能省则省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