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将于4月14日正式开庭审理前总统尹锡悦的"叛乱罪"指控,而若罪名成立,这位曾誓言"铲除从北势力"的保守强硬派政客,最高将面临终身监禁或者死刑。
而比较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就在庭审开启3天前,尹锡悦在搬离韩国总统官邸时,还在向为其送行的支持者和幕僚慷慨陈词,说"他将为国家和人民寻找新的出路。"结果话音未落,转身就遭到"秋后算账",只能说命运的荒诞剧幕往往都会以残酷方式上演。
2024年12月3日深夜。尹锡悦以"肃清亲朝势力"为由,突然发布全国紧急戒严令,军队和警察连夜进驻首尔关键设施,社交媒体被全面管制。尽管戒严令在数小时后迫于舆论压力撤销,但韩国国会仍以雷霆速度通过弹劾动议案,直指其"滥用职权破坏宪政秩序"。韩国宪法法院的判决书更是不留情面:"总统无权以个人意志替代法律。"
尹锡悦的辩护团队坚称,戒严令是应对"国家安全危机"的必要措施,但韩国检方掌握的录音证据显示,尹锡悦在内部会议上曾咆哮:"谁敢阻拦,就用坦克碾过去!"--这句被韩媒称为"坦克宣言"的狠话,彻底坐实了其"叛乱罪"的核心指控。
更讽刺的是,尹锡悦早年正是以"铁面检察官"身份崛起,曾亲手将2位前总统李明博、朴槿惠送入监狱,如今却因同样的"权力傲慢"步其后尘,让人唏嘘。
另外在庭审现场,韩国检察官的指控堪称诛心:"尹锡悦试图用戒严令复制全斗焕时代的军事独裁,而他的'新出路'不过是政变手册的翻版。"而尹锡悦的回应则是大打悲情牌,称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阻止国家被境外势力操控。然而这种所谓的"自我殉道者"的姿态,显然未能打动陪审团,甚至都未能打动大多数韩国民众。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的倒台并非孤立事件。其政治盟友、前法务部长韩东勋同期因"干预司法"被捕,反对党共同民主党更趁机推动《总统权力限制法案》,要求未来总统戒严必须经过韩国国会全票通过。有韩国观察家就调侃:"韩国政坛的复仇游戏,比影视剧还血腥。"这种"秋后算账"的传统,恰恰暴露了韩国民主制度的脆弱性--每任总统都标榜"终结腐败",最终却都沦为制度的祭品。
尹锡悦任内曾全力推进所谓"全球枢纽国家"战略,不仅加速了美国萨德导弹系统部署,更在芯片联盟、对台军售等问题上频频触碰中国红线。其下台后,韩国代总统韩悳洙立即叫停了对华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被解读为"向北京递橄榄枝"。首尔大学教授崔钟建分析:"若尹锡悦真被判死刑,美国在东亚的'价值观同盟'将遭遇重创--毕竟谁愿追随一个连前总统都保不住的盟友?"
回望尹锡悦的886天的韩国总统生涯,从"检察改革英雄"到"叛乱罪被告",其人生轨迹犹如韩国政治的黑色寓言。对于普通韩国民众而言,更现实的焦虑在于经济--尹锡悦的"去中国化"政策导致韩国对华出口暴跌37%,三星等公司市值几年来已蒸发280万亿韩元。比如首尔明洞商圈的中文标语重新挂起,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时,韩国小商户们再说:"总统可以换,但饭碗不能丢。"这种实用主义心态,或许才是韩国政治真正的稳定器。
尹锡悦案的真正看点,在于其可能会创下韩国史上首位前总统被判死刑的纪录。尽管宪法法院前法官金二洙公开表示"死刑判决概率不足10%",但共同民主党前党首、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已经放话:"必须用最严刑罚震慑权力野心家。"总统权力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运行,任何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名的越权行为,都是对韩国民主制度的背叛,必须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