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对中国加税125%,并将其他国家的关税"暂停",美国特朗普政府摆出一副"单挑"的姿态。然而,美国财长贝森特警告他国"不得与中国结盟,否则就是自取灭亡",还声称要把中企从美国交易所移除的言论看,特朗普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把中国孤立在国际贸易体系之外。然而,美国上一次将俄罗斯踢出SWIFT,试图将其孤立的举动已经失败,又怎么能切断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与他国的经贸联系?并且在4月10日,特朗普又威慑各国"不达成协议,就恢复对等关税",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使得美国的信用进一步崩塌,各国更不会按美国的要求办事。

其实,各国已经看出了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水平,那就是他们除了极限施压,其他手段都不会。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因为美乌矿产协议,在白宫与特朗普发生争吵。当时,特朗普直接对泽连斯基表示"你已经没有牌了",似乎按住乌克兰是手拿把攥的事。但直到现在,乌克兰也没有签署美乌矿产协议,泽连斯基还提出"50:50"原则,要求特朗普政府答应,否则绝不签字。面对被逼到墙角的泽连斯基,特朗普居然没有任何办法。

并且从开启关税战后的操作看,特朗普尽显"赌徒"的本色,他先是声称要彻底消除"对美国不平等的贸易环境",摆出了一副"不达成协议就干到底"的姿态,结果美股全线大跌后就口风大变,给各国设置了90天的暂缓期。随后,美股出现暴涨,纳指甚至出现了10多年最大涨幅,特朗普马上将这个情况归功于自己,并再次施压各国"不达成协议,就恢复对等关税"。显然,特朗普嘴上说"谈判",其实就是想通过极限施压,看谁先服软。只要你让步了,特朗普就会觉得优势在自己这边,然后就无休止索要更不平等的条件。但在4月11日,美股再次全线大跳水,道指跌了足足1000点,科技股更是全面大跌,特朗普后续很可能再次改变口风。

美国的态度反复不定,自然会让其他国家心生顾虑,也给了中国很大的"合纵连横"空间。在一天之内,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东盟、欧盟两大跨国组织经贸高官举行线上会谈,就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双边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重要共识。欧盟已经对中方作出承诺,将联手维护国际经贸的正常运作,并在双向市场准入、投资和产业合作等方面实现升级。东盟也表示,他们尊重中国的立场,将与中方携手维护全球贸易发展和多边主义。中方在24小时内,就与37国谈妥,不仅稳定了外贸的"基本盘",也将大幅度降低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而在另一边,特朗普则面临孤立局面,他的重要盟友、"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等人呼吁停止进行关税战,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警告称美国可能面临经济衰退,这会造成至少200万美国民众失去工作。但对这些人的劝诫,特朗普根本不听,甚至表示"我不需要马斯克,只是碰巧喜欢他罢了,我也不需要他的车"。显然,关税战已经引发了美国内部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分歧,特朗普本人也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