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央视军事终于公布了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在"福建"舰上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的画面。

鉴于当代人信仰"所见即所得",此次高调官宣,无疑向世界证实了"福建"舰已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而这次用心的宣传,既是对上一阶段一系列海试工作的总结,也预示着下一阶段--"福建"舰入列--即将到来。

当他走向嘉兴红船的那一刻,这样一艘伟大的战舰必然会诞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 画师@手绘狼群

养鸡老爷的福,笔者此前已了解到"福建"舰早在第七次海试期间就完成了弹射。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笔者从手机上看见18舰的电磁弹射装置将飞机以反直觉的加速度放飞海鹫之时,激动之情仍难以言表。无论是《攻坚》专题片戛然而止的弹射画面,还是央视军事就弹射起降"明知故问"的一次次刺挠,军迷属实被活活"折磨"了两个多月。而在长春航展后劲儿刚过、国庆假期尚未到来的9月22日,"福建"舰的弹射画面可谓是"压抑到极致的极致爆发",一鸣惊人,让大伙提前过了个好节。9月22日确实是个好的日子。

毛主席有诗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987年年底,海军舰载直升机的首次着舰试验成功,到2025年"福建"舰官宣电弹五代机也正好是38年。

你看给这哥俩乐的

总之,此次"福建"舰首次展示电磁弹射三型先进主战舰载机的画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福建"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使用电磁弹射器弹射五代舰载机的航母。美国装备电磁弹射器的"福特"号航母不具备部署F-35C的能力,而"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航母虽然具备部署F-35C的能力,但其服役时间一拖再拖,一路被延宕至2026年。

五代舰载机被视为现代化海军航空兵的象征,电磁弹射器被视为现代化航母的象征,但两者的"双结合"最终是由中国人完成的。这不仅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航母历史的一大里程碑。

正因如此,无数太平洋对岸的军迷在这几天"破防",纷纷指责美国国防部的官僚主义导致美国海军经历了前所未有"屈辱"。笔者感慨的是,抛开傲慢和刻意贬低不谈,美国人将航母方面的领先视作理所应当。这并不奇怪,中国海军航母起步较晚,积贫积弱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列强航母在太平洋海空死斗的"辉煌年代"。而自旧日本海军全军覆没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航母事业上挑战过美利坚合众国。

我"辽宁"舰的服役已经是这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尽管我们的航母事业起步落后强敌接近一个世纪,但经过13年的努力奋斗以后,不仅完成了追赶,还实现了对外军先进航母的赶超。这种"后来居上"的历程不仅仅是中国航母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国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奉化口音:我不明白

对于美国人而言,依然坐拥11条弹射器航母的美国佬在破防以后依旧可以随时平复心情,以"过来人"身份区去臧否我军航母的发展,但即便如此,美国的同行也很难去否认福建舰展示的能力本身。笔者非常喜欢的3个退役飞行员看待我"福建"舰弹射舰载机的节目,笔者戏称他们为"狗斗特工队"--因为这哥几个没事儿就评论战斗机的"狗斗"能力。

作为美国舰载机飞行员,这三人在评论中国航母时自然不会怀有太多善意,其言辞中充满了不严肃的戏谑。但就在戏谑之中,这些人从吐槽"这是拼多多E2,他们字面意义上抄了一个E2",到看到被戏称为"泡泡"的弹射控制台时的震惊,再到"兄弟,这段视频能让我想起我在航母上的日子"的严肃,足够能看出他们"从嘻嘻到不嘻嘻"的心路历程。

对于这些美国人而言,他们可能愤怒于中国人"像素级"复刻了他们的航空母舰操作流程,并且开始九斤老太一样复读什么"中国人只会抄袭"。但他们也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做,因为"如果我们是对的,那他们现在做的也是对的。"

"他们干的事情和我们一样"

美军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甚至堪称是唯一的大型有弹射器航母使用经验,我们对他们的学习和借鉴是必然的。尽管"像素级复刻"的例子有很多,但我国也有自己的舰载机使用习惯,我们航母官兵也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改进。举例而言,"福建"舰上特有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重量板(weight board)。这是一种显示舰载机起飞重量的工具,只有拥有弹射器的航母才会布置专门的重量板和配套操作员,他们的任务是将准确的起飞重量都告知弹射器操作员。

但和美军只显示磅数的机械式重量板不同的是,我军采用的是电子显示器。虽然网上的盛传的"空警600起飞重量有31吨,因为牌子上显示03100"是一种对我军强大的"美好愿望",但这并非正确答案。

目前笔者并不清楚这个电子显示器的数字是弹射时的哪些参数,只能猜测为由重量和角度组成的两种参数。但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异足以说明我军的航母运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我们是一个拥有三艘航母、成千上万次舰载机起降经验的国家,尽管现在"福建"舰和"福特"舰在操作习惯上"一笔写不出两个福字",但在长远的未来,两支军队的航母使用习惯终究会貌合神离,走向"不大一样"乃至"大不一样"。

笔者也不知道弹射重量板的数字是什么,但肯定不是31吨

而随着舰载机开始展示电磁弹射的起降能力,这艘船距离服役也并不遥远了。"福建"舰从去年5月8日开始海试,到今年9月22日,总共进行了八次海试。其中第七次海试发生2025年3月中下旬。根据闭源信息可知,"福建"舰大抵是在第七次海试期间完成的弹射试验。笔者之前猜测,这种航母里程碑式的弹射肯定会得到公开宣传,一如"辽宁"舰首次起降歼15一样。不过最终我们的科研部门和海军选择了"万事求稳"再做宣传。

结合6月份韩国国防部的消息,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猜测:"福建"舰可能是在今年3月进行了首次舰机匹配,地点位于渤海地区;到了6月份,"福建"舰应该是在东海地区完成了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降落;而在此轮"福建"舰南下南海海区的试验科目后,这艘航母终于官宣完成三大海区的全部电磁弹射和降落试验。也就是说,"福建"舰是在完成三大海区不同海况、不同纬度的舰载机起降以后,才官宣自己的舰载机部署能力。

对于航母这种复杂的巨系统而言,舰载机的起降往往是服役前的"临门一脚"。如果我们"刻舟求剑"地去看"山东"舰的相关报道,2019年8月8日12时18分53秒,歼-15舰载机首次在国产航母"山东"舰上起飞。到同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间时差为4个月。尽管"福建"舰的子系统复杂程度高于"山东"舰,但"福建"舰经历的海试次数多于"山东"舰,其海试科目也更加复杂。

我们有理由推测,"山东"舰从首次起降舰载机到正式服役仅用了4个月,"福建"舰的用时可能会更短。而随着国防部发言人那一句"日子不会远了",我们可以在金秋十月对这艘巨舰的入列保持乐观。笔者更希望航母能在志愿军赴朝作战75周年之际交付这一艘航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跨过鸭绿江"。

而和"福建"舰一并可以乐观期待的,还有愈发活跃的歼35。"福建"舰展示的三种先进舰载机的部署能力中,空警600和歼35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两种新质力量。对于海军而言,歼-35的隐身性能无疑是中国海军航空兵最迫切需要的技术指标。但对于整个航母部队来讲,歼-35的整备性能可能更受欢迎。

而对于早于"福建"舰亮相的歼-35而言,其故事有点类似于上一个五年计划收官之年的歼-20--航空工业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切都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无论是沈飞那夸张的新建厂房,还是两个舰载机联队不断扩大的基础设施,都说明北所在制造五代机的劲头上并不打算落于人后。而在空军已然在长春自信展示"CB10300"批次号的歼-20,让歼-20"杂兵化"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北厂丰沛的产能将优先提供给海军。

要知道,直到今天,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全部的F-35B/C数量也不过是不到240架;而今天,中国早已证实具备年产三位数五代机,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在隐身化进程上追赶、乃至超越强敌,已不再是美好愿望,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这或许意味着,我国的三艘航母几乎将在明年同时进入隐身时代。

从高超声速兵器到六代机再到"福建"舰,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给强敌的一些"小小的震撼"已经够多了。但就航母兵器而言,笔者猜测强敌及其簇拥们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在拜登时代上一任美国海军部长就任之时,中国海军航母部队还是一支相对弱小的、只有仿制苏联航母和落后侧卫的稚嫩部队。但当特朗普的海军部长走马上任之时,中国海军航母部队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支由五代舰载机、先进无人机、舰载预警机和先进四代半战机组成的强大部队。社会意识必然落后于社会存在,笔者相信哪怕是最有远见的美国指挥官,也无法在一时半会接受这个事实,更不要说应对这个事实。

更何况,所有强敌的拥趸都骨子里信仰一件事:拥有电磁弹射器和五代舰载机、舰载预警机的航母,这不应该是一艘"东方的航母",而是冷战胜利者的独家馆藏。这也许是后冷战时代的九鼎,但在"礼崩乐坏"的今天,出现这样的镜头无疑说明有人要"问鼎中原"了。

Danger Zone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美利坚一朝的礼乐

强敌愿意相信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福建"舰走向追赶的这一步,从来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从048工程启动至今,在中国航母事业前进的道路上,每次重大抉择的决策--无论是将苏联遗产从黑海开回大连,还是决定在电磁领域和强敌一较高下,甚至制造航母本身,都可以说是一种"豪赌"。因为面对前所未有的差距,没人能预测未来。

但站在这个能自豪说出"领先就领先美国"的夏末秋初,笔者再次回看航母事业的每个节点,只能感慨说,一代又一代人不甘落后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激情造就了今天中国的航母事业。如今我们快乐地用马院士的图刷屏,但回到决策"是蒸还是弹"的那几个年头,没人能预料到在下个10年,中国电磁弹射会如此突飞猛进,以至于从原理到材料上都领先了"福特"级航母。

背后支撑这一重大决策的,无疑是这个信念:我们的航母不能服役即落后。这样的信念是一条新的长征之路,当全体从业者们走完了这条前路未知的行军路,笔者想起了另外一位离世11周年的老总师--一二三工程的总师祝榆生院士的一句话"打个平手有什么用,要打就得把它打掉!"

"福建"舰的故事还会继续,中国航母的故事也会继续。当我们还在感慨中国航母事业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时候,年轻的读者们反而在抱怨军宣折磨军迷的行为。笔者也是近期才发现,尽管90后在成长期间获得的物质条件并不比00后落后太多,但因为国家的飞速发展,两代人看待问题的心境已完全不一样了。

80后年轻时还在争论中国需不需要航母,90后在成长时还在殷切盼望着第一艘航母,而从13年前开始,当00后们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懵懂时期,下意识里就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航母的大国。在他们的意识里,航母就和长城长江一样,是这个国家、民族理所应当的一部分。而当他们成长到要为人生做出抉择的年龄时,能自由地选择进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乃至004型、005型核动力航母去服役了。

他们出生在一个拥有强大航母的人民共和国,他们的使命是用好这些航母,维护祖国利益,保卫海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福建"舰也好,004型或005型航母也好,已经喜人地成为了新一代的长征路。当我们回望过去,望向开启这一切的星星之火时,应该明白当教员登上嘉兴红船的那一刻,这样一艘伟大的战舰必然会诞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