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9月22日从海军有关部门获悉,中国海军福建舰已完成了歼-35舰载机的电磁弹射试验,这一技术突破再次刷新了全球航母技术的认知。

作为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福建舰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军事技术的飞跃,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尤其在日本网友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歼-35

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中国航母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从辽宁舰的改造,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中国航母经历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电磁弹射技术是福建舰的核心亮点,与传统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效率更高,维护成本更低,单日起飞架次可达300次以上。

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航母的作战效率,也让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五代机电磁弹射的国家。

福建舰搭载了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T舰载机以及空警-600预警机。

这些舰载机的性能进一步巩固了福建舰的综合战斗力。

歼-35作为中国首款隐身舰载机,具备隐身性能和远程打击能力,是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核心力量。

而空警-600的加入,则使得福建舰在信息化作战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空警-600预警机

福建舰的试验画面在日本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应。

部分日本网友对中国航母的技术进步表现出羡慕,称"福建舰真的很帅""中国技术进步让人佩服"。

同时,也有网友质疑中国技术是"抄袭美国",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把技术做成型并积累了经验"。

还有一些人担忧福建舰的出现可能对日本及周边地区构成威胁,甚至提及钓鱼岛、台湾省和琉球群岛的地缘政治风险。

这种复杂的情绪背后,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军事技术进步的深层次担忧。

相比日本,美国在航母技术上的压力更为明显。

福特号航母虽然也装备了电磁弹射器,但其故障率高,至今未能实现F-35C舰载机的电磁弹射。

而福建舰已经成功完成了歼-35的电磁弹射试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该技术的航母。

尽管部分日本网友认为航母在现代战争中容易被饱和攻击削弱,但航母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象征,其战略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福建舰的"三剑客"--歼-35、歼-15T和空警-600--不仅提升了航母的作战能力,也彰显了中国在航母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

歼-15T

福建舰的成功试验不仅是中国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在航母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

日本网友的复杂反应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军事力量对地区格局的深远影响。

未来,随着中国核动力航母的研发提上日程,中国海军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这一切表明,中国正以技术进步为语言,向世界展现其军事力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