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方案获得通过,这对于特朗普而言是一次巨大胜利。但对于特朗普而言,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内相关法案通过问题,而是在国际上如何解决对等关税问题。7月9日特朗普设定的关税最后期限已经临近,从目前局势看特朗普根本没有能力非常体面的收尾。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启动"信函关税行动",向第一批10-12个国家发出征收新关税的通知。这些国家将在8月1日起被课以20%至50%不等的税率。这说明,美国准备霸王硬上弓,对全世界实施霸蛮策略。

1

90天的缓冲期成了一场全球外交马拉松的起点,终点线前的景象却异常狼狈,美国很无力只能接受失败。四分之三的国家选择与美国接洽谈判,但现实比白宫预想的残酷得多,特朗普想要的所有国家排队妥协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目前仅仅2个国家出现妥协,他们就是英国和越南。日本、印度、欧盟、加拿大等都对美国的对等关税说不。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2日的声明中强硬表态:"我们会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许多国家都与美国有贸易往来,但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和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我们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印度也是公开对美国发出警告,直接向WTO递交文件,通报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面对大部分国家不屈服,特朗普也是十分无奈,甚至直接放弃逐个谈判,而是直接发出最后通牒。但是这种最后通牒显然是最尴尬的处理方式,对于美国而言也是最糟糕的处理方式。特朗普"虚空造牌"策略已濒临破产。从目前情况看,特朗普根本无法为自己的对等关税战收场,最终的解决注定是失败了。

2

中国例外,硬气与实力兼备的破局者,胜利最终属于我们。当特朗普的关税信函飞向全球各国首都时,一个引人注目的缺席者浮出水面--中国未被列入第一批加税名单。特朗普向170多个国家发出的最后通牒中也没有中国的名字。中国成为了特朗普威胁的例外,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对中国威胁是完全无效的,面对中国只能选择妥协与合作。

面对美国4月初的关税威胁,中国选择了"谈判为主、反制为辅"的双轨策略,既不急于签署协议,也不回避必要的对抗。中国赢得胜利,特朗普被迫在一些关键限制上主动让步,向中国抛出合作橄榄枝。美国本希望利用其他国家共同施压中国,但是最终美国失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杰森·福尔曼指出:"当这些国家被迫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做出经济选择时,大多数会选择中国"。所以中国赢得胜利也是一种必然。

3

日本前首相喊话中国,中国不能单独对付美国,而是应该与日韩携手,从而确保日韩与中国一起赢得胜利。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语惊四座:"美国辉煌不再已是事实,而特朗普政策将成长期不稳定因素。"他进一步建议:"中国不该独自对抗美国,而应迅速与日本和韩国联手应对"。鸠山的洞察揭示了地缘经济格局的深层变化:"美国变了,日本也必须变。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下,美国不再信守盟友承诺,而是将盟友视为'提款机'"。

中日韩合作前景广阔,但是日韩是美国传统盟友,短期内很难根本性改变。中日韩三国一旦形成经济协作体,将释放惊人的产业协同效应。在新能源、半导体、制造业领域,三国产业链高度互补:中国掌控锂电池、稀土资源,日本拥有关键材料与制造技术,韩国则在芯片与电池材料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不过对于日韩,我们还是不能期待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