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关税令,让全球贸易体系瞬间陷入震荡。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中国、欧盟等加征更高税率,最高达34%。
这一政策不仅点燃了国际市场的焦虑,更让美国与盟友间的矛盾浮出水面。欧盟内部吵成一团,德国法国主张"硬刚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却急着"灭火",不愿报复美国。
而美国自家的加州更是直接"拆台",州长纽森公开呼吁其他国家绕过联邦政策,与加州单独合作,并直接公开叫板特朗普。
欧盟分裂现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刚落地,欧盟内部立刻分裂成两派。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强硬派"摩拳擦掌,主张必须给美国点颜色看看。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直言,美国此举"既损人又害己",甚至可能摧毁国际贸易规则。
哈贝克的建议简单粗暴,联合其他被针对的国家,一起对美施压,也算是人多力量大了。
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更狠,直接呼吁欧盟企业暂停对美投资,直到与美国谈判完成为止。他还搬出了反胁迫工具法案。这是一个2023年生效但从未使用的"大杀器",允许欧盟对第三国实施贸易限制,甚至能禁止美国企业参与欧洲公共项目。
不过,虽然德法两国作为欧盟中最为强势的国家,可另一边,意大利和西班牙却急得直跳脚。
意大利经济部长焦尔杰蒂在商业论坛上苦口婆心,认为对美进行报复性关税只会两败俱伤。
总理梅洛尼也赶紧表态,宁愿低声下气谈判,也不想卷入必定双输的贸易战。
西班牙大臣奎尔波更是搬出市场数据当证据,如今股市已经崩盘了,若是欧盟对美发动贸易战,股市或许会陷入如同金融危机的境地。
很明显,意大利和西班牙无力跟美国陷入拉锯战,拉锯战越长,美国为了谈判越是加码,对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就越不利。
既然斗不过美国,不如就此"服软",用和平谈判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因此,意大利跟西班牙是坚决反对欧美对美发起贸易战的。
这场"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拉扯,让欧盟的应对策略迟迟难以统一,活像一群吵架的邻居,嗓门大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欧盟还在纠结要不要反击时,美国自家后院却先起了火。
加州"单飞"计划
加州州长纽森直接跳过联邦政府,宣布要与计划对美国实施报复的国家"战略合作",请求对方对加州产品网开一面。他在视频声明中阴阳怪气,直言特朗普可代表不了所有美国人,称加利福尼亚州可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加州的底气确实够硬,经济总量超得州50%,坐拥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农产品出口占全美大头,光是杏仁就包揽全球80%的供应。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精准踩中了加州的"七寸",该州近一半进口商品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若这些国家反击,加州的建筑材料和农产品供应链将遭受重创。
这让加州政府官员忧心忡忡,各种关税飙升,山火灾区重建根本搞不下去。
不过,白宫根本没把纽森放在眼里。发言人德赛毫不留情的嘲讽加州州长,认为他有这闲工夫,不如先管管加州的流浪汉和治安。
对于加州来说更尴尬的是,根据美国宪法,各州压根没权力搞"外交单干"。纽森的宣言,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既为安抚本地选民,也顺带给特朗普添堵。
全球股市崩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公布次日,美股三大股指暴跌,创下近五年最惨单日纪录。但特朗普依旧嘴硬,把关税比作救命手术,宣称"美国已经活下来了"。
然而现实可没这么乐观,彭博社直接给美国扣上"最大输家"的帽子,关税战不仅没吓住对手,反而让美国资产价值缩水,甚至比被加税的国家跌得更惨。智库经济学家警告美国正滑向1930年代的大萧条式关税水平,再这么搞下去,经济真就完了。
另一边,被针对的国家也没讨到好。欧盟企业一边骂美国,一边还得算账,若真暂停对美投资,自己的市场扩张计划也得泡汤。而依赖加州农产品的国家同样头疼,若是不加税,那就是打掉牙自己往肚子里吞,吃了个哑巴亏。可要是加税,自家超市的杏仁和葡萄酒价格可能直接翻倍。
这场混战中,唯一偷笑的恐怕是那些坐山观虎斗的新兴经济体,毕竟西方内讧越狠,他们的机会就越多。
这场关税大战,本质上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闹剧。欧盟的分裂、加州的叛逆、市场的恐慌,无一不暴露出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的荒诞。特朗普或许想用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全球供应链早已环环相扣,一棍子打下去,疼的是所有人。
无论是马克龙的反胁迫工具,还是纽森的加州单飞计划,这些看似强硬的应对,实则充满了无奈。事实上,国际贸易体系的崩塌,最终会让每个参与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