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拿了万亿美元,核心团队却集体跑路,这事儿比电视剧还狗血。
特斯拉股东们兴高采烈地批了马斯克那份天价薪酬包,十年内可能兑现一万亿美金。结果票刚投完,负责Model Y、Model 3和Cybertruck项目的两个老工程师当场撂挑子。
这不是普通离职,这是八年老兵在关键时刻的精准跳船。
我琢磨了一晚上,终于想明白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信仰崩塌了。
啥叫信仰崩塌?就是你以为自己在造改变世界的车,结果发现老板只想玩机器人。
马斯克现在天天念叨的不是怎么把车卖好,而是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4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下滑6%,Cybertruck前三季度只卖了1.6万辆,同比暴跌38%,还召回好几次。
打工人可能在乎,但是马斯克看起来不咋在乎,因为他在跟资本市场讲新故事了,2026年推出没方向盘的Cybercab,还要量产机器人。
如果你是干了八年的汽车工程师怎么想?我寒窗苦读十几年年,进了全球最牛的车企,结果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就是陪老板玩过家家?
是不是信仰崩塌了?
这其实还不够刺激哈,因为这只是员工自身的心理。因为更狠的是,特斯拉全球工厂年产能200万辆,实际销量只有150-160万。产能过剩到能再开一条生产线,老板想的不是怎么卖车,是怎么让机器人帮你开车。这感觉就像你开了家饭馆,客人越来越少,老板突然说要研究无人机送外卖,还让你这个大厨去写代码。你干不干?问题还有一个,你会不会?
这跟说好的也不一样啊!

马云之前说过,员工离职就俩原因:钱没给够,心委屈了。特斯拉这两样占全了。
传统车企的项目经理啥压力?按部就班推新车,预算到位,团队稳定。特斯拉的呢?马斯克一个推特,你熬夜三个月的方案就得推翻;他一句"成本太高",你团队一半人可能被裁。2024年,电池团队负责人、Dojo超算主管、北美销售副总裁、Optimus项目负责人,一个接一个走。这不是巧合,这是系统性崩溃。
我之前跟一个从特斯拉出来的工程师聊过,他说"在特斯拉干活,就像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修发动机,你找到他跑的特别快,但是老板还希望能再快点,问题是,火车都快没油了。"
这时候你要说了,马斯克是天才啊,visionary啊,跟普通打工人思维方式不同。
是,他是天才,但天才的偏执狂在创业期是动力,在成熟期就是灾难。另外,他的钱够养家糊口了,那咱们普通人的积蓄够了吗?
特斯拉现在连个COO都没有,没有总裁,没有执行副总裁,除了CFO,最高就是高级副总裁。如果哪天马斯克走了呢?市场和消费者认的到底是马斯克还是特斯拉?
现在一看,确实是股价涨了3.7%。但是资本市场最蠢的就是只看数字不看人,不要以为股票涨了就是好事。现在特斯拉股价能涨是因为马斯克会讲故事,但故事需要人执行。现在执行的人都跑了,故事谁实现呢?继续找人?那这个磨合成本呢、时间成本呢?执行成本呢,谁来承担?

所以这些核心工程师为啥走?因为他们看明白了。
汽车业务可能要被放弃了,压力无限大,回报看不见,而且特斯拉没有继任计划,没有二把手,没有能接替马斯克的人。
所以人家用脚投票了,溜了,不玩了。
这些工程师的离职,是对马斯克战略投的不信任票。老板在台上讲PPT,他们在台下算概率,算完发现胜率太低,及时止损。
所以这事儿给所有打工人提了个醒:平台再牛逼,不是你的;老板再传奇,不会分你股票。只有真实的在咱们口袋里的钱是真的。

所以当老板开始画你参与不了的饼,当核心业务被放弃,当团队老人纷纷跳船,你最好的策略就是:别问公司给了你什么,问你自己还愿意被PUA多久。
忠诚这玩意儿,在工业时代是美德,在信息时代是枷锁。马斯克的核心团队不是叛逃,是清醒。他们用自己的离职证明了一件事:再伟大的愿景,也抵不过现实的耳光。老板的一万亿,买不来员工的死心塌地。真正能留住人的,从来不是梦想,是看得见的前途和分得到的利益。
特斯拉的万亿薪酬,恰恰成了压垮核心团队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讽刺,马斯克自己可能都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