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接二连三的强力反制,特朗普显然是已经昏了头。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动针对钴、镍、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国家安全调查,剑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根据白宫披露的细节,这项命令要求商务部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对包括钴、镍、铀及17种稀土在内的35种关键矿产,启动调查程序。这是继钢铁、铝材、汽车之后,美国又一次祭出"国家安全"大旗的贸易保护措施。
路透社明确指出,这场被称之为"加征关税前奏"的行动,可以被视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再次升级。但讽刺的是,美国军工命脉正被中国稀土牢牢控制。
从F-35战机到核潜艇,从导弹制导到激光武器,美国高精尖装备的"中国烙印",已深入骨髓。在美国已经很难购买到多类中重型稀土的情况下,特朗普若还对这些关键矿产加征关税,将会进一步打击美国本土的制造业。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的此项调查绝非偶然,自特朗普在2018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铝加征关税以来,《1962年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已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标志性工具。
2025年3月,特朗普启动针对铜和木材的232调查;4月15日,关键矿产成为最新目标。其核心逻辑为,通过关税倒逼产业链回流,重塑"美国制造"霸权。
然而,特朗普此举恐怕是白日做梦,美国当前的稀土供应链全面依赖中国,多种关键矿产也依赖中国的供应。与此同时,美国的本土矿产冶炼能力十分弱。
资料显示,美国锂矿开采量仅占全球1%,本土仅有两座铜冶炼厂,镍矿冶炼厂完全空缺,钴矿精炼设施更是空白。
MP材料公司拥有美国唯一一座稀土矿,但中国掌握全球99%重稀土、90%精炼产能,MP材料公司开采的2/3的稀土都需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美国若想重建独立供应链,需投入2000亿美元并耗时15年,且环保与成本难题无解。
每架F-35需408公斤的稀土材料,核潜艇的用量要超过4吨,钇元素更是隐身涂层的核心材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经承认,其供应链"无论如何绕不开中国"。
这种结构性缺陷让特朗普在行政令中直言:"进口依赖已威胁美国战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首次将铀纳入清单,暗示着核工业也可能成为贸易战新战场。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铀进口依存度从2005年的84%攀升至2023年的97%,其中23%还是来自俄罗斯。
尽管白宫宣称此次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彭博社披露,特朗普可能跳过流程直接加税,正如3月对铜关税的"加速操作"。
我国商务部早已指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愿与各国共建安全、稳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既然美国这一次要单方面摧毁自己的国际供应链,那美国将需要为"脱钩断链"的相应结果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