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来中国访问,得到最高规格接见。普京得知后立刻宣布要联合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四国,一起搞一条贯穿远东的大公路网,想突破美国制裁压力。这事看起来不简单,搞基建可能藏着大战略。

拉夫罗夫这次访华主要是参加上合组织会议,但中方给他安排了单独会面。其他国家外长都没这待遇,说明中俄关系确实不一般。王毅说两国关系很稳,还提到了交通运输合作重要性。眼下俄罗斯被美欧制裁压得喘不过气,中国这边表态支持,让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普京在公路开通仪式上明确说,要建一条连通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路网,往南能接朝鲜边境,往东连到中国和蒙古,西边通哈萨克斯坦。这条路如果搞成,俄罗斯能多条运输通道,出口货物不用全靠被西方盯着的路线。中国边境口岸最近也在扩建,明显在配合俄方动作。

美国那边可不高兴,特朗普刚给普京下最后通牒,逼俄罗斯赶紧和乌克兰谈和平协议。要是谈不拢,美国就要加大军援乌克兰力度,还要对俄实施二级制裁。欧盟也准备第18轮制裁方案,想把俄罗斯经济活路都堵死。这时候普京搞这条大路,明显是要另寻出路。

蒙古答应帮忙扩容北方运输走廊,哈萨克斯坦也有意加入。朝鲜参与这事有点敏感,但看样子也要搭把手。中俄在北斗导航系统上达成了数据共享,卡车跑这条路时导航误差能控制在十米内,这对跨境运输很重要。

这条公路建成预计能把跨境货运成本降低四成,俄罗斯远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要往两亿吨冲。但风险也不小,美元结算可能受影响,国际银行可能不愿意经手。万一朝鲜参与引来韩国和美国反对,工程进度也会受影响。

中国边境口岸最近忙着拓宽车道,配套资金已经到位。中俄还签了农产品通关数字协议,以后水果蔬菜过境能少折腾几次检查。俄罗斯想通过这条路减少对黑海航线依赖,中国则是多条腿走路,避免被单一贸易路线卡脖子。

欧盟企业已经开始算账,走这条路去亚洲比海运省半个月时间。乌兹别克斯坦看到动静,率先开放更多过境配额。各国都在评估这条路带来的物流成本变化,全球供应链地图可能要重新画一遍。

公路建设预计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现在看各方态度积极,但具体怎么协调边境手续、统一运输标准还不清楚。反正中俄先干起来再说,边走边看能成什么样。这种事着急不得,得慢慢磨合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