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综合俄国防部与外媒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哈尔科夫州北部重镇沃尔昌斯克陷入包围后,近日发生大规模投降事件。俄方发布的视频显示,大量乌军士兵在城内废墟中举白旗走出阵地。

沃尔昌斯克作为哈尔科夫州北部门户,其易手将可能使俄军建立缓冲区并直接威胁州首府哈尔科夫市安全。乌克兰军方尚未正面回应投降事件,但承认该方向局势"极其困难"。

说白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士兵们也是血肉之躯。在弹尽粮绝、后援无望的包围圈里,投降是为了活命,这选择本身无可厚非。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很残酷:西方的武器承诺总是"在路上",而乌克兰士兵的血却快流干了。这仗靠"精神胜利法"是打不赢的,沃尔昌斯克的陷落,再次证明了实力差距。这么耗下去,最终被牺牲掉的,永远是最前线的普通士兵。

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突然扔出"80万北约军队"的牌,瞬间搅浑了水。

环球时报旗下《枢密院十号》栏目11月10日发布消息,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透露,德国方面已经做好了与俄罗斯开战的准备。

按照德国司令宣称,可以随时协助向俄罗斯边境地区部署80万北约军队。

实际上,早在2023年北约维尔纽斯峰会时,就传出了一份北约的作战计划示意图。当时的美国总统还是拜登,按照北约的作战计划,可以让包括美军在内的30万北约军队处于战备状态。一旦北约与俄罗斯爆发战争,那么美军将从鹿特丹的港口前往德国,然后进入波兰后抵达前线作战。

德国方面早在去年就公开了一份《德国行动计划》,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阐述了一旦与俄罗斯的正面对抗发生,《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被激活时,德国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按照德国军方的计划,德国将在北约军事集团的行动中扮演后勤枢纽这一关键角色。通过德国境内的交通联络网,可以迅速将北约数十万大军和武器装备部署到俄罗斯边境地区,而且完成这项任务仅需半年不到的时间。

11月7日,德国司令索尔弗兰克在德国联邦国防军年度会议上表示,俄罗斯至今拥有强大军事潜能,有能力对北约领土发动进攻。索尔弗兰克更是表示,俄军"最早明天"就会发动进攻。

说实话,德国司令的话就是在渲染俄罗斯威胁论,也是在对俄罗斯进行挑衅,试图用类似80万北约军队部署俄罗斯边境之类的话来震慑对方。

根据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德国最近一段时间对俄罗斯的立场非常强硬,之前德国总理默茨就表示,会加强对基辅实施军事援助。而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则认为,俄罗斯已开始威胁到了德国的生存。

尽管俄罗斯再三强调无意让俄乌战火外延,但是西方国家却仍以所谓的"俄罗斯威胁论"不断增强战备。俄方指责,德国方面的有关言论,无非是为了德国日益增长的军费找一个借口罢了。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北约各成员国军费均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在美国施压下,这些北约国家购买的美制武器越来越多,军费开支大增势必挤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

有分析认为,德国民众早已对援助乌克兰表达了不满,因为此举不仅会影响到德国经济正常发展,还会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激化,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大增。

俄方反驳了德国毫无根据的"俄罗斯威胁论"相关言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接警告"德国已有明显的纳粹复兴迹象"。

德国司令叫嚣可以向俄罗斯边境出兵,随口而出就是80万军队。也不知道德国方面哪来的底气,如果北约的军事行动得不到美国支持,那么北约军事集团就是一盘散沙。

实际上,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正在逐渐淡出俄乌战争。虽然特朗普同时向俄乌双方施压,要求尽快结束战争。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是在积极斡旋结束战争,实际上现如今的美国政府对俄乌局势的态度就是置身事外。

特朗普上台之后接连终止了多项拜登时期援乌计划,泽连斯基想要的战斧巡航导弹也未能如愿以偿。特朗普连武器装备都不想援助给乌克兰,又怎么可能卷入北约与俄罗斯的冲突。

更何况,在拜登时期,美国政府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就是"不会为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战争风险"。

所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的相关言论,更像是俄罗斯所说的那样,试图用俄罗斯威胁论来为德国日益增长的军费开脱,为了给德国民众一个交代。

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更是煞有其事的表示,俄罗斯或许不会与北约爆发大规模战争,但是会采取有限的手段发动混合战争,与北约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只是俄罗斯的选项之一。

同时,北约成员国中的丹麦和爱沙尼亚均发出过类似警告言论,认为俄罗斯正在不断升级军队,北约"可能在未来十年面临苏联式的集结"。

只能说北约这些国家的确需要团结,而只有当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时,北约各国才会放下芥蒂抱团取暖。俄军突然打响乌克兰战争,着实让北约怕了,因为北约不断向东扩张触动了俄罗斯红线,害怕被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