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布达成停火协议,随后印控克什米尔却再次传出爆炸声。消息人士称,印巴防空系统开火,摧毁、拦截了对方的无人机。局势仍旧是不明朗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冲突会继续延宕下去?

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记者会上表示,印巴军方进行了沟通,一致同意落实停火协议。此外,协议落实后,双方高级将领还会再次举行会谈。这番表态说明,印巴双方都无意升级局势,都在通过现有沟通渠道实现冲突降级。

为何剑拔弩张的印巴双方突然决定偃旗息鼓?背后有着三大原因。第一:双方都达成了部分目的。对于印度来说,对巴发起"朱砂"军事行动,主要是与之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袭事件相关,印方认为,该起恐袭事件与巴方有关,印方完全有理由对巴境内的涉"恐袭设施"发动袭击。从几天的战果来看,印方认为自己完成了目标,取得了胜利。

巴方认为,印方指控莫须有,随之发动凌厉反击,击落多架包括印度空军列装的"阵风"在内的多架战机,战果可谓辉煌,足以向国内交代。所以,印巴都在获得既有战果的前提下后退一步,接触谈判,达成停火协议。

第二:印巴双方都是军事大国,列装着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型号武器装备。如果冲突持续升级,印巴双方将持续承受战损,而从冲突中无法获得任何利益。如果冲突失控,滑向核战争,那对印巴双方来说都是末日。因此,在完成部分目标的情况下,及时踩下刹车,避免冲突失控,符合印巴双方的利益。

第三:从国际社会的大棋盘来看,各方势力相互牵制、制衡,大幅压缩印巴冲突升级的空间。

虽然巴空军势如破竹,击落多架印军机,但从总体实力来看,虚胖的印度军队仍然占有一定优势。2024年,印度军费为800多亿美元,而巴军费约为100亿美元。2025年全球火力网站排名,印度位列第四,而巴位列第十二。

巴方综合体量并不明显占优,但背后站着一位令印度十分忌惮的庞然大物--中国。中国已经作出表态,对印度军事行动表示遗憾,支持巴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中国这座大山压着,印度不敢掀起太大风浪。至于印度背后的美国,以及向印度出售过大量武器的俄罗斯和法国,都无意一边倒支持印度,而这就达成微妙的地缘平衡,冲突升级的空间变得极其逼仄。

值得一提的是,印巴停火协议达成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急不可耐的邀功,称经过美方一夜的努力,印巴才达成立即生效的全面停火协议。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也很快表态,披露背后的细节,称他们向印巴高层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成功促成和平。

对于美国邀功,印方表现出乎意料,仅提及印巴相关负责人通了电话,达成停火协议,未提到美方参与。也就是说,印方认为,和平协议的达成是印巴直接沟通的结果。特朗普遭到打脸,凸显出美国在地缘棋盘上愈加力不从心,逐渐滑向透明。美国,在地缘棋盘上,已经玩不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