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2日迎来了秋分节气了。农谚说:"秋分秋分,昼夜平分",但是在秋分节气当天,不只是白天和黑夜是均分的,而且还把整个秋季也一分为二了。

同时秋分还是一个非常忙碌的节气,"三秋大忙"也就拉开了序幕。农民既要抢收秋熟的农作物,又要秋耕、秋播种,确实是十分的忙碌,因此天气的好坏就至关重要了。

而老人们就说了"不怕秋分雨,最怕秋分晴",说的是在秋分节气下雨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但是如果是晴天就不是好兆头了。那秋分节气天晴又有什么预兆,为何农民害怕秋分节气是晴天呢?

为何说今年的秋分节气不一般?

今年的秋分确实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其中概括起来就是两大特点。

一方面,今年是"早秋分",这意味着今年的秋分节气相比往年到来得更早。按照古人根据节气早晚判断年景的说法,早秋分往往会带来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冬季可能会更加寒冷。

在民间就有"早秋分,大雪封门,晚秋分,单衣过冬"的说法,即认为秋分节气来得早,往往预示着冬季的雨雪多,冬季偏冷。而今年就是早秋分,这是不是暗示着冬季偏冷呢?

另一方面,就是今年的秋分节气是在秋社后。秋社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秋分是挨着的,要么是在秋分前,要么是在秋分后。

‌秋社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主要目的是祭祀土地神,感谢土地神的庇佑。

关于秋社日和秋分的关系,在民间有着"先社后分,白米如锦墩"、"社后分收,分后社丢"的说法,而今年的秋社日很特别,不仅是在秋分节气前,而且还和秋分挨着的,这也预示着今年可能会有大丰收。

"不怕秋分雨,最怕秋分晴",晴天啥预兆?

首先,民间农谚有云"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小雨来年丰"。秋分时节的晴天,往往预示着后面的日子里晴天多而降雨少,甚至可能会出现秋旱。

而在秋季的时候本来降雨就少,秋旱也是农民最怕出现的。因为在农业生产中,雨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出现长期的干旱,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例如,到了秋分节气的时候,大部分的早熟农作物虽然已经收获,但晚熟的晚稻等还未成熟,此时仍然需要雨水的滋润。缺乏雨水会导致晚稻生长受阻,影响产量和质量。

而且,秋分后正是播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关键时期,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润才能为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农谚说"秋分种麦正当时"以及"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都强调了在这个时节播种小麦对雨水的需求。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们完全依赖自然的恩赐,雨水的多寡直接决定了一年的收成。因此,他们对秋分时节的天气变化格外敏感。

晴天可能带来的干旱,让他们忧心忡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艰苦的劳作和可能的歉收。而一场适时的小雨,则如同大自然的馈赠,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希望。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才有了"不怕秋分雨,最怕秋分晴"的说法。

在小编的家乡这边,过去还有"秋分日晴,万物不生",或者是"秋分无雨,干到来年春"等说法,都是强调了在秋分节气晴天,预示着后面的降雨少,大概率出现旱情。

不过这些也毕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多数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就是说,古人的谚语也不是百分百就准确的。而且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灌溉设施,不用像过去一样完全靠天吃饭了。所以即便秋分节气当天是大晴天,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