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诞生本应是家庭最私密的喜悦,但上海市民顾先生却在孩子出生仅数日后,被陌生摄影机构的推销电话精准"轰炸"。这背后,是一条涉及医院、月嫂机构、摄影公司和话务公司的个人信息倒卖产业链。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涉案人员作出判决,揭露了公民隐私保护的深层漏洞。

月嫂服务机构员工王某某,长期驻守上海某医院产科,利用职务之便收集新生儿母亲姓名、电话、分娩医院及出生日期等信息。其同事刘某某则通过总公司权限,汇总上海十余家医院的母婴数据,整理成Excel表格后通过微信转卖。

摄影机构法人邹某某以每条5-8元的价格从王某某处购买信息,三年累计交易3.9万余条,支付31万余元。

邹某某将信息转售给话务公司,由后者拨打骚扰电话推销婴儿摄影套餐。

王某某、刘某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6万、17万元,同时承担民事赔偿共计31万元。邹某某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但被行政处罚罚款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