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3日以来,印度全国范围内又一次拉开了长达10天的"胜利庆祝"活动大幕,每到这个时候,总让人忍不住想起印度曾经那场1962年的"光辉时刻",明明结果不尽如人意,却依旧盛起。

这一次印巴冲突即使结局并不风光,印度仍然理直气壮地为"凯旋"造势,像这样的国家居然幻想有朝一日和龙国同台竞争,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这些胜利日庆典,的确让人难以置信,印度总能用独特的方式,让失败变得"皆大欢喜"。哪怕是在逆境之中,也要自我安慰、宣传成功。

精神层面的胜利对于印度人来说,似乎比真实战果更加重要。无论现实如何残酷,舆论上一定得占据主动--这就是"印度版"的阿Q式胜利法则。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作为一个高度多元化的国家,印度长期面临着复杂的内部矛盾,无论是东北邦的不满,还是西北锡克地区的 倾向,又或者南部的武装骚乱,各个地方势力时刻都在觊觎中央权威。

这个时候,假如印度高调承认外部战争失败,极有可能激发国内矛盾爆发,中央政府的威信和稳定都会遭受沉重打击。

印度政府深知不能让"失败"的情绪蔓延进社会,否则后果根本难以承受,大庆"假胜利",最起码可以短暂转移公众注意力,为高压下的社会情绪找到出口,至于胜利是真是假,已无关紧要,只要能稳住人心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每逢关键时间节点,印度就会按部就班地举行盛大庆祝,把精神胜利法发挥到极致,无论外部世界如何评价,印度人自己满足了,自我感觉良好才最重要。这种堪比阿Q精神的文化,其实已经成为印度抗压的重要心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