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后,日本态度转变?第一时间回应:承诺绝不重蹈战争覆辙

九三阅兵后,日本政府作出了怎样的特殊回应?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日本政府的承诺呢?

9月3日,在中国举行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后,日本政府可以说是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在当天上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今天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时,他的回应可以说完美凸显了日本焦虑的心态,我们至少可以从3个层次去分析日本政府现阶段想法。

首先,是回避与中国的正面交锋。

面对记者的问题,林芳正的第一反应,是承认日本政府正在关注中国阅兵的动向,但又补充表示对"中方的意图不予置评"。

之所以回避对阅兵的评论,是因为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本身就处于道义上的劣势,而且在中国邀请各国领导人出席阅兵时,日本外务省还曾以所谓"中国阅兵反日情绪过重"为由,呼吁亚欧国家领导人不要出席,此举遭到了中方的严厉警告。

因此,日本的不予置评,实际上也是一种评论,它反映出的,是日本政府对中国阅兵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再次齐聚的一种焦虑。

其次,是明确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

林芳正在回避记者的问题后提到:"日本基于绝不重蹈战争覆辙的决心,战后始终坚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我们已多次向中方强调这一立场。"

日本政府选择在这个时机重申和平立场,既是对国际社会的表态,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纪念活动的一种回应。不过,表态的效果如何,还需要通过具体行动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此次访华期间也表达了对某些地区军国主义思潮的担忧。这提醒我们,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防止危险思潮复活,仍然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看到,就在中国举行抗战阅兵纪念活动之际,俄罗斯在远东各地,也举行了对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日俄存在领土争议的南千岛群岛在内,也都有军队参加纪念活动,可以说是不加掩饰地对日本传递出威慑信号。

第三,就是强调中日友好关系。

林芳正最后强调,日中两国已确认全面推进扩大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以及双方努力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这一大方向。

这一表态体现了日本对维护中日关系稳定的重视。中日作为重要邻国,保持良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中方也一直强调,举行抗战纪念活动的目的是"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这种纪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回顾历史来珍惜当前的和平环境,推动各国共同维护国际秩序。

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今年日本发布的《防卫白皮书》中,对中国的表述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内容。这种表述与林芳正强调的中日友好关系似乎存在一定矛盾。

这种表述上的差异,反映了日本政府内部存在不同声音,也显示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一些关键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中日两国作为重要邻国,如何在历史问题上求同存异,在现实合作中扩大共识,仍然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能实现地区的长期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