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原定7月9日关税期限临近,印度的发言是越来越强硬了,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7月5日,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称,印度将牢记国家利益,与美国的谈判不受截止日期约束,印度会从实力地位出发谈判。他甚至表示,印度有自信,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竞争。
与印度这番发言不同的是,如今特朗普已经延长了关税的最后期限,到8月1日才会真正征收。虽然他又发了一堆关税信件,但明显是留出空窗期给各国来谈判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作美国对全世界退了一步,关税没有真正落下,或者说在美国没达成目标前不会落下。
所以,印度不打算与美国妥协,至少当下不可能与美国妥协,它声称自己有实力谈判,倒也不是在说大话,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印度就曾通报世贸组织,称已经准备好了反制措施,只要美国动手,印度就直接反击,征收同等价值的关税。
除了这种直接的反击之外,印度这段时间也没闲着。美国一直希望能联合其他国家孤立中国,用威逼利诱的手段逼迫各国就范,但各国其实打心底里都在想怎么才能去美国化。
印度就是这么做的,早在2024年就与欧洲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经过了十多年的谈判,其中还包含一些欧洲国家对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的承诺。
在今年则与英国达成贸易协定,其中包括了美国一直想要的大幅度关税减免。印度对92%英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进行了修改,其中有85%的商品将在未来十年内免税。甚至在进口汽车方面给予了降税配额,在规定数量内的英国车税收从100%直降到10%。
这直接利好印英双方,如果算上之前的欧洲,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就更高了。我们之前说过,莫迪政府一边想推"印度制造",一边想激发印度的市场潜力。印度的人口巨大,无论他们的生活平均水平如何,巨量的人口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贸协定
印度要想经济真正发展,激发市场潜力是必须要走的一步。这么做还能反过来刺激印度本土企业,倒逼经营环境升级。
不过这么优惠的待遇,特朗普一时半会是享受不到的了。印度与这些国家团体谈判花了十多年,足以见得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复杂程度,这不是张张嘴就能谈成的。双方既要考虑到如何吸引对方的投资,也要考虑到本国的利益,在这两点之间寻找平衡。
以"美国优先"为行事准则的特朗普政府就完全不这么想,也没打算这么做,这倒是非常符合其共和党保守派的底色。他对印度的要求,我们之前的文章已经说到过,农业和乳制品产业涉及印度近一半的人口,印度不可能随意让步。只要美国触及这条红线,印度与美国的贸易几乎没得谈。
印度与美国在2024年的双边贸易达到129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顺差457亿美元。虽然双方的贸易差额很大,但可以看出印度其实能承受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上前面提到的与欧洲等国的自贸协定,印度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抗住美国的冲击。
这大概也是戈亚尔敢说,印度有自信能与全世界国家竞争的原因。只要印度能及时调整经济策略,进一步实现去美国化,将贸易多元化,反美霸权完全是能够落实到位的。
有报道已经指出,印度向美国提出了一些可能,就看美国是否接受。印度已经摆出了态度,要看美国怎么接招了。要是美国与印度谈判最终印度获利,那就坐实了美国是真正的"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