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抛售257亿美债后,特朗普察觉不妙,主动派人来华和中方谈谈
中国再抛257亿美债,特朗普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主动派人来华和中国谈谈。4个月的减持美债对美国造成哪些影响?美方此时派人访华想要谈些什么呢?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已经公布了美债相关数据,中国7月抛售257亿美元,折算人民币是1829亿,刷新了2019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事实上,自特朗普政府2月宣布就芬太尼对中国加税20%之后,在3月至7月期间,除了6月份小幅度增持16亿美债之外,4个月累计减持537亿美元,折算人民币就是3820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持有美债总额已经降至7307亿美元,刷新2009年以来的新低。
路透社文章中还提到,中国减持美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过去10年时间里,中国有计划的调整对美元结算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依赖,缓慢但稳定的抛售美债以确保人民币的汇率。
或许有人不理解,中国经济趋势整体向上,为什么不在美国综合实力衰退的情况下,大幅度抛售美债推动"去美元化"呢?
单就经济领域而言,中国崛起的速度的确非常快,但美国在1944年的布林顿森林会议上就已经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在过去这70多年时间里,美国用科技垄断、军事制裁维系美元霸权,这让全球贸易体系和美元深度绑定,哪怕是美国现在开始走下坡路,想要击溃美元霸权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制造业大国,但只要走全球化贸易就绕不开美元霸权的问题,况且中国本身也有海外资产,大幅度抛售美债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一场关税战已经能够看出中国保持巨大优势,所以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缓慢的抛售美债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减持美债但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能力变弱,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对黄金的购买已经实现了10个月的连续增持,截至8月底,中国官方公布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7402万盎司(约2098吨)。
减持美债、囤积黄金这样的硬通,以及在金砖和上合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组织推动绕开美元的结算机制,这就是我国"去美元化"的重要战略。需要时间,但胜在稳定无法针对。
现在最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的问题之一,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牵头欧盟冻结俄罗斯3000亿海外资产导致美国国际信誉暴跌。今天是俄罗斯,那么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这是其他国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持续稳定的抛售美债就是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
除此之外,美国还面临着债务危机。据观察者网报道,截至8月12日,美国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比2020年的预测提前了5年。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连续减持美债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特朗普有些坐不住了,不仅当着记者的面表示,白宫很有可能会陷入停摆,还在财政部公布数据后,于19日致电中方,并派遣一支跨党派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据观察者网报道,北京时间9月21日,美国代表团已经抵达北京,落实两国元首就贸易摩擦、芯片制裁、TikTok,以及南海和台海局势等问题进行磋商。
这是2019年以来,美国众议院首次派遣代表团访华,此次带队的是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他在和中方会谈期间表示,随着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寻求关系稳定的同时,两大经济体也应该加强接触并"打破僵局"。
这番话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史密斯对中国的称呼是"超级大国",尽管这个词在中方看来并不恰当,但也说明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平等对话且需要保持足够重视的国家,强调在经济领域打破僵局也是委婉的表明此行来意:美国需要中国在经济问题上拉一把。
从两国元首通话到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时隔7年访华,整个过程只用了48小时不到,谁都能看出来特朗普是真急了。对此,中方也做出了明确回应,愿同美方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前提下,通过沟通解决各自关切。也希望美国国会能够正确看待中美双边关系,为两国共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的表态虽然简短且官方,但却贯穿了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对中国的不友好行径。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关乎全球局势动荡,所以和平是必要的前提,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是中方的一贯态度,希望特朗普这次能够真的认清现实、端正态度,这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