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来了。

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布声明,宣称以安全内阁已经批准了内塔尼亚胡关于"军事控制加沙"的计划,以及"彻底击败哈马斯"的决定,预计在未来4至5个月内完成目标。

该消息一经发出,引发以色列政坛与国际局势剧烈震动。

首先,以色列内部爆发了激烈争吵,先是在安全内阁会议上,各方就相关方案磋商的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其中大部分都是争吵,认为相关计划不仅无法实现,还将令被扣人质更加难以被释放。

而后,相关计划得到批准后,以色列反对党与以色列民众也表达了强烈不满和抗议,认为该计划完全违背了解救被扣人员的目标,将令以色列进一步深陷战争泥潭。

并且,以色列反对党政客还表示,以色列军方与安全部门都已表态呼吁结束冲突,释放被扣人员,而以色列安全内阁的决定违背了他们的意见,将引发一场"灾难"。

可见,对于内塔尼亚胡的大胆计划,以色列内部意见很不统一,即便最终该计划得到通过,但要想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显然也并非易事。

一方面,此轮巴以冲突持续了近2年时间,以色列虽说在冲突中取得了优势,但要想全面占领加沙,仍不太现实,毕竟哈马斯、杰哈德等武装仍保留有相当的战力,令以色列倍感棘手。

另一方面,眼下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令以色列遭到了多方谴责与抨击,这一次提出"军事控制加沙"的计划后,更是"闯下大祸",再次遭到了各方广泛针对。

8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发声,敦促以色列"立即重新考虑"相关决定,否则加沙战火将进一步升级,且无法促成被扣人质获释。

法国外交部则以"最强烈措辞"谴责以色列,并重申反对任何占领加沙并驱逐加沙民众的计划,将继续支持"两国方案"。

德国则罕见严厉表态批评以色列,并宣布暂停向以色列出口可能用于加沙的军事装备。

其中,德国社民党议院党团副主席默勒更是直接表示,若以色列拒绝收手,德国与欧盟应考虑制裁以色列。

此外,沙特、埃及、土耳其以及约旦、澳大利亚等国也都纷纷表态,反对以色列关于军事控制加沙的计划,联合国则发出警告,要求以色列必须立即停止相关计划。

简而言之,这次以色列确实是闯下大祸了,引发了国际社会普遍不满。

不过,面对众怒,以色列仍不为所动,而这背后,主要底气来源显然还是美国。

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并未表示反对以色列对加沙的计划,但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内塔尼亚胡这么做。

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美国没有反对,本就是一种默许。

不过,8日,美媒披露,特朗普近期在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怒斥后者否认加沙地带存在饥荒的言论,并与内塔尼亚胡发生了激烈争吵。

该消息一经传出,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紧急发声,当天就否认了相关消息,称相关报道是假的。

但罕见的是,白宫并未对此发声,也没有证实该消息是"假新闻"。

可见,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究竟有没有发生争吵,还真不能仅听内塔尼亚胡一家之言,而以色列如今急于否认,显然也担心在此关键时刻,美以关系突生变数,影响其"军事控制加沙"计划的实施。

毕竟,一旦美国发声阻止以色列,或切断对以支持,那么内塔尼亚胡即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以色列的真实目的,这回显然暴露无遗了。

在这之前,内塔尼亚胡一直宣称"不寻求占领加沙",但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数轮谈判都没取得成果的情况下,以色列显然也不装了,直接摊牌了,甚至之前数轮没有取得成果的谈判,本就是以色列"拖延时间"的手段之一。

并且,不容忽视的是,加沙冲突由来已久,以色列对加沙的觊觎之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除了加沙之外,以色列还对约旦河西岸,以及其他地区有所想法。

因此,一旦以色列实现了"军事控制加沙"的计划,那这很可能成为其进一步对外扩张的起点,中东局势也将迎来更多的动荡。

2,以色列这回惹下众怒,特朗普要左右为难了。

毕竟,如今国际社会普遍都是反对以色列的呼声,若其真采取行动,那很可能会遭到各方势力的联手施压,甚至不排除以色列在军事方面遭到多方势力围攻的可能。

如此一来,美国显然要左右为难了--若继续力挺以色列,难保自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若不支持以色列,那么美国的利益将很难得到保证。

毕竟,在以色列提出"军事控制加沙"之前,特朗普便不止一次表示要让美国"接管加沙",若以色列实现目的,美国可能也将成为受益者。

3,不容忽视的是一点是,除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之外,在加沙问题上,以色列同时面临着哈马斯、杰哈德、黎巴嫩真主党以及伊拉克民兵武装、也门胡塞武装等多个势力的围攻,若以色列实施"军事控制加沙"计划,各大势力对以色列的打击势必也将加大。

因此,究竟是为了利益一条路走到黑,遭到各方围攻,还是及时收手,美以两国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