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谈就晚了,印度直接下令断水,中美反应一致,巴军出现异动

根据环球网报道,前不久,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一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这起事件成为近年来该地区针对平民最为血腥的袭击,瞬间点燃了本就紧张的印巴关系导火索。

事件发生后,印度方面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23日晚,印度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报复措施。在水资源方面,印度立即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合作。要知道,巴基斯坦约80%的耕地灌溉依赖印度河河水,印度这一举措,犹如掐住了巴基斯坦农业的"咽喉",不仅可能导致巴基斯坦农业生产面临瘫痪,还会影响到其国内的电力供应,因为巴基斯坦部分电力来自水力发电。

莫迪(资料图)

在边境管控上,印度关闭了印巴之间印度一侧的阿塔里综合检查站,彻底切断了两国之间重要的人员和贸易往来通道。在人员往来方面,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SVES)签证前往印度,且要求目前持SVES签证在印度的巴基斯坦公民48小时内离开。在外交领域,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全部军事顾问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需一周内离开印度,同时印度将从驻伊斯兰堡的印度高级专员署撤回印度军事顾问,自5月1日起,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总人数将从55人减至30人 。

面对印度的指责与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巴基斯坦方面坚决否认与袭击事件有关。4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策略,并宣布了对印度的反制措施。巴方决定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暂停并取消向印度公民签发的所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签证(部分宗教人士除外);宣布印度驻巴国防、海军和空军顾问为"不受欢迎人物",要求其立即离境,最迟不超过4月30日;自4月30日起,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的人员规模将限制为30人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称这些反制措施是"以牙还牙"。

莫迪(资料图)

印巴关系因这一系列事件急剧恶化,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军事活动明显增加。据印度军方26日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夜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发生交火,这已是两国军队连续两天交火。印度军方称,从4月25日夜间到26日凌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沿线"的"多个"巴基斯坦军队哨所进行了"无端的"轻武器射击,印度军队用轻武器作出了适当回应 。

尽管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但局势的紧张程度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军队也在积极行动,除了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反制印度,军事上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边境地区兵力有所增加,种种迹象显示巴军出现异动。

在这一紧张局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应询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次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致以诚挚慰问 。

美国方面,特朗普25日对记者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会自行解决两国当前紧张关系问题 。虽然表述较为模糊,但也表明美国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中美两国在反对恐怖主义这一点上态度一致,都希望印巴双方能够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

莫迪(资料图)

印巴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两国冲突的根源。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双方为了克什米尔的主权归属爆发过多次战争。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背后反映出的是两国长期积累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等多方面矛盾。如今,印度突然下狠手,采取一系列强硬报复措施,巴基斯坦也强硬回击,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若冲突进一步升级,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还可能影响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甚至对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再不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问题,局势恐将失控,到那时,再想挽回局面就真的晚了。国际社会应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印巴双方重回谈判桌,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