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美国基于军事力量和利益交换的乐观是虚幻的"

当地时间7月14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的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进入第九天。以色列当天向斡旋方提交了一份新的以军从加沙地带撤离方案。但这份方案能否获得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认同,从而推动谈判继续向前,仍有待观察。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3日对媒体表示,希望加沙停火协议在一周内达成。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亚男分析认为,美国对于停火谈判的乐观基于对地区军事力量的自信以及利益交换的逻辑,但美国长期偏袒纵容以色列,非但难为停火谈判"破局",还可能催生更多冲突。 "美国基于军事自信和利益交换的乐观难以长久"

美国对巴以冲突的乐观预期基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美方认定以色列在军事和政治层面对美国存在依赖,特别是美制先进武器系统构成以方地区威慑力的核心。因此美国能够对以色列施压力,说服内塔尼亚胡政府接受停火安排;其次,美国将打击伊朗核设施视为关键转折点,认为此举已有效震慑地区反美势力,提升了哈马斯在谈判中妥协的可能性;第三,美国政府对利益交换的逻辑深信不疑,认为只要条件足够优厚,加沙停火的问题也应当能解决。

但是这种乐观其实是虚幻的。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的外交实践乏善可陈,美国在斡旋俄乌冲突、推进伊核谈判等问题上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特朗普的威慑理论或者是利益交换的原则都没有起到设想中的作用。就巴以问题而言,只要美国仍然执行一边倒的偏袒以色列的做法,就没有办法破除冲突的僵局,也没有办法实现巴以之间的长久和平。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3日驳斥了有关他阻碍达成加沙停火协议的指控。他重申,以色列必须坚持解救被扣押人员的目标,同时彻底摧毁哈马斯,并确保加沙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李亚男认为,以色列坚持将解救被扣押人员和彻底消灭哈马斯两个目标捆绑,"为其重启战争留下更多借口",使可能的"停火协议"成为权宜之计。

解救被扣押人员是一个明确且可操作的具体目标,而"彻底摧毁哈马斯"则是一个模糊且难以量化的目标。这一概念的模糊性体现在多个层面,究竟是要消灭哈马斯领导层,还是解除其全部武装?是要瓦解其军事能力,还是要清除所有成员?这种定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彻底摧毁"更像是一种政治宣示而非可执行的军事目标。

以色列将抽象口号与具体诉求捆绑的做法,实际上为以色列保留了极大的解释空间和行动自由,以方可以随时以"莫须有"的借口重启战争。因此,即便以色列参与停火谈判甚至签署协议,更大的可能只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