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元抄底,953元抛售!"杭州80后汪先生将1公斤金条变现73.2万元时,交易大厅的电子屏正闪烁着创纪录的金价。这个曾被朋友嘲笑的"逆势操作",最终成就了四个月净赚13.7万元的财富传奇。
时间倒回2023年11月,国际金价经历罕见暴跌,国内现货金价从630元/克直线跌破600元心理关口。在银行从事信贷工作十余年的汪先生敏锐察觉到异常:"当时美联储加息预期见顶,中东地缘冲突持续发酵,技术面超跌反弹信号明显。"他顶着亲友"接飞刀"的劝阻,果断斥资59.5万元购入1公斤投资金条。
这场豪赌很快迎来转机。12月初,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推动美元走弱,黄金开启单边上涨行情。到2024年春节前,上海金交所AU9999价格已突破650元/克。"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金价,账户浮盈超过8万元时,妻子还开玩笑说要打金镯子庆祝。"汪先生回忆道。真正的爆发发生在3月--随着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伦敦金价在3月28日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内首饰金价应声暴涨。
4月1日清晨,周大福等品牌挂牌价飙至953元/克的历史峰值。汪先生盯着手机里金店人山人海的抢购画面,当即决定获利了结。"虽然分析师们还在喊'上看1000元',但实物金溢价已达15%,短期回调风险越来越大。"在银行贵金属交易室,他看着实时报价曲线最终定格在732元/克,较买入价涨幅达23%。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老练的投资逻辑。汪先生自2016年起持续跟踪黄金走势,经历过英国脱欧引发的避险行情,也见证过2020年"负油价"拖累黄金的极端波动。"实物金条流动性虽差,但能规避纸黄金的汇率风险。"他特意选择银行自有品牌金条,较交易所报价仅加价8元/克,远低于首饰金工艺费。
眼下这场黄金盛宴仍在继续。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同比激增42%,而国内消费者"越涨越买"的现象更成独特风景。但业内人士提醒,当前金价已包含地缘政治溢价,美联储降息预期一旦生变,可能出现剧烈震荡。
当汪先生走出银行时,电子屏上的金价数字仍在跳动。这个用专业眼光战胜市场情绪的案例,或许正印证着华尔街那句古老格言:当街头血流成河时,就是买入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