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蛛网行动"中炸得俄军"人仰马翻"的无人机,中国早已能做到百分百拦截,又一款国产武器,在中东一战成名。

在近期的一次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出口的"天穹"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公开了一项非常亮眼的实战数据:21发21中,百分百拦截。根据现场的PPT显示,"天穹"系统曾在沙特吉达市保护重要目标(据传是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阵地)的过程中,发射21次,成功拦截了胡塞武装发射的21架无人机。

【"天穹"系统能做到体系化作战】

中国武器远销海外,再次打出亮眼成绩

这并非中国的激光武器首次在沙特"大显身手",早在2022年,沙特国防部发布的宣传视频中,就出现过向防空部队颁发奖章的镜头。

当时据沙特媒体报道,该防空部队手中引进自中国的"沉默猎手"激光防空系统,战果高达13架,若该消息属实,则意味着中国的激光武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能非常成熟了。

再回到本文的主角--"天穹"系统上,从整体设计来看,该系统并非依赖单一技术手段来应对无人机威胁,而是通过多体制融合与分布式组网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防御体系。

它集成了雷达、光电、电子侦测等多种探测手段,并结合了激光、微波、电子干扰、拦截型无人机集群等新型打击方式,形成了一套灵活高效、反应迅速的综合防御机制。

这种体系化的设计理念,不仅符合中国装备的特色,也使得"天穹"能够适应不同作战环境下的多样化威胁,尤其在应对低慢小目标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天穹"的性能有实战成绩作保障】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传统的防空系统往往难以有效识别和拦截小型无人机,尤其是那些飞行高度低、速度慢、红外特征弱的目标。

这类无人机由于体积小、机动性强,容易规避常规雷达的探测范围,甚至被误认为是杂波而被过滤掉。

而"天穹"系统则通过有源与无源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对这些"隐形"目标的感知能力。

分布式部署的雷达和光电设备能够在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从而弥补单一传感器在复杂地形或电磁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盲区问题。

比如在本次实战中,沙特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在面对无人机时,反而需要另一套更具针对性的反无人机系统提供保护,足以看出现代战场的局势正在重新洗牌。

【中国的激光武器早已在海外扬名】

"天穹"系统具备独特优势,中国武器又要大卖了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传统防空武器在拦截无人机时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劣势:成本高,不划算。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近刚刚结束的伊以冲突中,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系统,在伊朗的无人机、导弹混合攻势下,弹药储备迅速被消耗,尽管美国最后下场相助,但"铁穹"的含金量其实已经大不如前了。

相比之下,"天穹"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层级的威胁等级,选择最合适的打击手段。

例如,在远距离上使用雷达引导的高能激光器对来袭无人机实施精确摧毁;在中近距离上,则可以启用微波武器或电子干扰系统,直接破坏无人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这样的组合不仅提升了整体拦截成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战成本。

此外,智能化决策能力同样是"天穹"系统的一大亮点,该系统通过统一集成各类传感器和武器资源,实现了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与快速响应。

基于算法的支持,"天穹"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的识别、分类及威胁评估,并据此自动分配最优的拦截资源。

这种"自适应"的作战模式,使得整个防御体系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抗压能力,即便在高强度对抗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运行。

最后,"天穹"系统的多样化形态也为其实战部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无论是固定式、机动式还是便携式的装备配置,都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灵活搭配。

这种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也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基地、边境防线、重要基础设施等关键区域的防护任务中。

沙特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想必已经意识到了这款武器的潜在价值,而有了中国武器在沙特的实战效果做背书,相信中国武器的大卖只是时间问题。

【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较量将越来越激烈】

俄乌无人机大战,可靠的反无人机手段非常重要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正在现代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能印证这一点的,无疑是俄乌战场上,两国的无人机大战。

随之而来的,就是可靠反无人机系统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天穹"系统所展现出来的先进性能,无疑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信中国武器的大卖只是时间问题】

举例来说,若俄方拥有类似的装备,能够部署在军用机场等高价值目标周边进行防护,想来在"蛛网行动"中的损失会小很多。

总而言之,"天穹"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中国军工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也不免让人感慨,近年来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天穹"、歼-10CE、霹雳-15E先后打出亮眼成绩,对于那些所在地区局势紧张、安全需求迫切的国家和地区,无疑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也为全球反无人机作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