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罕见对美国说"不" 泽连斯基是交易高手?
直新闻: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日表示,乌克兰和欧洲将参加有关乌克兰和平的谈判,这与此前美国政府的表态又有不同,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最近几天,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可以说是全面出击,各种信息眼花缭乱,特朗普总统与普京总统通电话,美俄外长通话,美国副总统万斯炮轰欧洲盟国,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要求欧洲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兹也出席了相关的会议。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齐刷刷上阵,看起来热闹非凡,美国外交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面了。如此高密度的信息传递,造成了闹哄哄的局面,包括乌克兰特使凯洛格释放信息说,在未来谈判中没有乌克兰和欧洲的位置,非但让乌克兰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欧洲一下子也紧张起来,法国总统2月17日召集欧洲国家开会商讨如何应对乌克兰危机,特朗普政府的一番操作让乌克兰危机变成了欧洲安全危机。
美国政府就俄乌冲突的操作力度是空前的,但似乎并没有章法。能够看到,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高官是服从特朗普意志的,美俄元首通话加上各个高官的表态制造了一个美俄关系接近,欧洲以及乌克兰被抛弃,大西洋共同体出现重大裂痕这样的态势。特朗普任命的一众高官的确有些非建制派,有闯劲儿,但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有些"炸场子"。
即便特朗普政府有新的大战略,也没有办法一口吃个胖子以看似亲俄的举动向欧洲和乌克兰进行极限施压。即便达成交易,交易的落实也将是一个漫长复杂,充满不确定的过程。
直新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没有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他认为,协议现在还不能给乌克兰提供安全,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用稀土等矿产换和平,这是特朗普大交易的一部分,特朗普要求乌克兰用矿产来补偿美国的援助,而泽连斯基也有意用矿产来绑定美国。泽连斯基没有签署协议,并不代表乌克兰拒绝交易,而是条件没有满足乌克兰的要求。泽连斯基认为,矿产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乌克兰人民的,应该用这些矿产来换取乌克兰的安全和利益。在最近美国政府释放的信息中,乌克兰在未来的俄乌战后秩序中几乎没有地位,不能要回2014年以前的领土,不能加入北约,也得不到美国的安全承诺。而美俄关系似乎要解冻,从元首到外交部长开始进行沟通,乌克兰靠什么在未来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支持呢?稀土等关键矿产是比较实在的资源,但是有些矿产是在俄乌冲突的地区,即便美国和乌克兰签署协议,美国要开采这些矿产也要有个和平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泽连斯基也是一个交易高手。
直新闻: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17日)在巴黎主持欧洲领导人峰会,紧急磋商乌克兰危机和欧洲安全议题,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美国政府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的言行对欧洲无疑是当头棒喝,从副总统到防长,美国人几乎没有说一句安抚欧洲人的话。当年默克尔说,欧洲人以后要靠自己了,现在来看,形势更加严峻,不仅要靠自己,而且还可能靠边站了。特朗普政府也是马克龙的助攻手,他一直倡导欧洲要战略自主,但是在拜登"美国回来了"之后,欧洲战略自主的紧迫性下降,现在,非但乌克兰不受美国重视了,欧洲也在美国的战略次序中地位下降,美国防长的意思很简单,欧洲要自己保护自己,美国资源有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特朗普甩包袱的方向已经确定了,欧洲的安全主要靠欧洲,欧洲的军备生产是缓慢的,但不排除欧洲国家出钱买美国的武器去支持乌克兰,另外,北约依然是美欧合作的平台,欧洲不少领导人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少说多做"成了欧洲国家痛苦的觉悟。
对于欧洲来说,美国的战略调整背后是平衡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战略,亚洲-太平洋成为美国的战略重心,而这一调整的背后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重心的大转移。如果欧洲不团结和战略自主,那在全球国际体系大变局中,将会持续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