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风波终于迎来重大进展,荷兰政府低头了!
据华尔街日报11月8日消息,荷兰已准备搁置对安世半导体的管制令,最快下周就把控制权还给中国股东闻泰科技。与此同时,德国博世、奥莫维奥等汽车零部件巨头,已经收到了从中国出口的安世芯片,正加急运往欧洲工厂。
回顾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芯片风波,说穿了就是一场由美国挑唆、荷兰跟风的强取豪夺,最后,终于在中方的反制下,彻底演变成一场闹剧。

(荷兰安世半导体)
我们先简要看一下安世半导体的重要性,它总部在荷兰,是中国闻泰科技花了330亿真金白银收购的全资子公司。当时这个公司濒临破产,是在中国帮助下才在近些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如今安世在汽车用的晶体管、二极管等基础芯片领域很有影响力,全球市场占率超三成,不管是宝马的车灯、大众的车身控制系统,还是本田的发动机电子元件,都离不开安世的芯片。有如此成绩和利润,全是中方的功劳
也正是因为它很重要,引起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嫉恨,今年9月底,美国先动手了。根据他们出台的"穿透规则",闻泰科技被列入过"实体清单",安世作为全资子公司,瞬间被断了从美国买技术、买设备的渠道。
美国刚搞完这一出,"狗腿子"荷兰就像接到指令一样,第二天就搬出了一部早该扔进垃圾箱的陈旧法律,即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来对付安世半导体了。
这部冷战时期用来准备对付苏联的的法律,几十年来其实从没真正用过,荷兰却突然启用了它。他们说,根据这个法律,要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剥夺闻泰科技的控制权,随即直接解职了中国籍CEO张学政,把股份交给第三方管理。

(安世中国负担了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部分)
荷兰名为监管,保护国家安全,但实际上是明抢,因为安世做的是简单的基础芯片,既不是能造导弹的高端技术,也没涉及任何敏感信息,荷兰就是想帮美国卡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同时趁机掌控产业链关键节点,还能得一个维护欧洲战略自主的名头。
刚拿到安世的时候,荷兰政府志得意满,他们以为抢了控制权就能为所欲为,可他们忘了,安世的命门在中国。
为了防止类似事情,闻泰科技早有预备,安世在欧洲的晶圆厂生产出半成品后,要运到中国东莞做封装测试,才能使用,这种"欧洲研发+中国制造"的模式,就是闻泰科技给安世上的保险。
根据这个情况,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出台出口管制,发动反击,暂停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相关芯片。这一下就掐住了全球供应链的喉咙,欧洲车企要的芯片断供了,生产受阻,苦不堪言,荷兰政府压力越来越大。
汽车产业也是荷兰的经济支柱之一,直接关系到大量工作岗位,所以荷兰自己也慌了。另一个因素是,安世停产后,客户也开始流失,寻求代替,要是车企都找到替代供应商,安世就成了废牌,荷兰抢到手也没用。

(安世东莞工厂)
就在这个时候,更让荷兰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哥"美国居然先走一步,10月底,中美领导人峰会后,美国宣布暂停"穿透规则"一年。
这下荷兰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之前跟着美国跳得最欢,现在美国自己松了手,荷兰要独立面对欧洲车企的集体施压和国内的经济压力,它撑不住。
于是,在11月初,荷兰终于绷不住了。先是11月6日发声明,说"预计安世中国工厂会恢复供货",11月7日又往后缩了一步,说"准备暂停管制令",到了11月8日,干脆放话要归还控制权,不闹了。
在荷兰示好后,中国也给了面子,及时批准了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豁免,欧洲车企能拿到芯片,逐步恢复生产了。
回看这件事,安世控制权最终回归,是中方实力和讲道理的结果,中国提前布局,反击有力,才让荷兰政府屈服了。

(全球汽车产业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今天,安世的芯片要靠中国封装,欧洲车企要靠中国供应,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链,想跟中国玩"以芯制华",最后只会让自己不痛快。
而如果诚心和中国沟通,好好搞合作,中国不会故意卡任何人。荷兰示好以后,中国及时恢复了供应就是明证。相信这件事也会促使欧洲其他国家思考,该怎么和中国打交道才是对自己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