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大而美法案",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冲突正在全面激化。

(特朗普和马斯克再度决裂)

据新华社7月2日报道,此前一度"和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亿万富翁马斯克,友谊的小船再次翻了,这一次的导火索依旧是"大而美法案"。

先是马斯克公开反对该法案,并考虑成立全新的"美国党",随后特朗普进行回应,批评马斯克之所以炮轰"大而美"是因为这项法案取消了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严重影响了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公司。这一次,特朗普显然不打算放过马斯克,放话要让"政府效率部"去调查后者,甚至公开威胁可能将马斯克"驱逐出境赶回老家"。

(马斯克为何非要和特朗普死磕?)

那么,为什么马斯克宁愿彻底得罪特朗普,也要和"大而美法案"死磕到底呢?实际上,马斯克之所以反对"大而美法案",不光因为特朗普所说的"取消补贴",更是关乎美国未来的政治博弈。

【"大而美法案"是对马斯克的三重绞杀】

马斯克认为,"大而美法案"表面以振兴美国经济为名,实则是针对马斯克商业帝国的"精准打击武器"。该法案包含三大致命条款,直击马斯克核心利益版图。

(马斯克赠送特朗普特斯拉电车)

新能源绞索: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逐步取消每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摩根大通估算仅此一项将使特斯拉损失12亿美元。同时太阳能补贴削减也使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再遭重创。

财政悬崖:大而美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未来十年预计增加3.3万亿至3.8万亿美元债务。这与马斯克"政府效率部"削减2万亿美元支出的目标背道而驰,被马斯克斥为"历史上最大的债务增幅"。

("大而美法案"涉险通过)

社会公平背叛:大而美法案或造成全美86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400万人失去食品援助的条款,触及马斯克标榜的"进步企业家"形象底线。

因此,当美国参议院深夜突击通过法案时,马斯克直接暴怒发文:"每一位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债务增幅的议员都该羞愧!他们明年将失去初选资格。"

【从蜜月到决裂:马斯克的政治豪赌彻底失败】

俗话说"爱愈深恨愈深",马斯克和特朗普"政治联姻"的破裂,也是导致马斯克抨击大而美法案的重要原因。用马斯克的话说,没有他的资金和舆论支持,特朗普就无法重返白宫,而特朗普在上台后也投桃报李,任命马斯克执掌新设的"政府效率部"(DOGE),授予其裁撤联邦冗员的尚方宝剑。

(马斯克和特朗普一度关系密切)

然而,两人的蜜月期好景不长,从今年4月份开始,特朗普对马斯克逐渐冷淡,先是将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AI项目交给马斯克死敌奥尔特曼的OpenAI,同时将NASA预算拦腰斩断,重创了马斯克旗下的宇航公司SpaceX。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的成员对于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深恶痛绝,认为该部门是在"瞎胡闹",在内部会议上多次和马斯克冲突,而特朗普为了安抚人心,当众宣称"不需要马斯克做任何事",还要求马斯克辞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职务,直接将马斯克"扫地出门"。

对马斯克来说,这短短几个月的"权力体验卡"代价实在高昂,消费者抵制浪潮席卷全球,马斯克的商业帝国遭到重创,特斯拉汽车的销量明显下滑,股价也连续暴跌,使得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一度缩水上千亿美元。

(如今翻脸也是无情)

一边是政治抱负被打压,一边是商业帝国遭重创,马斯克终于忍无可忍,公开和特朗普决裂。而两人的决裂其实注定发生,特朗普需要巩固化石能源集团与"红脖子"选民的基本盘,而马斯克的商业版图根基在新能源与全球化供应链,因此,马斯克对"大而美法案"的死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利益范畴,而是真正的"路线之争"。

【马斯克面临什么结局,会被赶回南非老家吗?】

再次和特朗普决裂的马斯克,想必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是否会像特朗普威胁的那样"关闭公司滚回老家"?客观来看的话可能性并不大,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植根于美国向全世界辐射,光是特斯拉就雇佣了10万美国工人,SpaceX还承担了美军和NASA的大量航天发射任务,但从长远来看,特朗普已经开倒车反对新能源转型,马斯克的"不可替代性"正急速衰减。

(马斯克将成为特朗普的"头号反对派")

大概率,马斯克会维持一个特朗普"头号反对派"的人设,借助特朗普反对者的庞大力量维持其商业帝国,特朗普虽然可能会动用手中权力打压马斯克,但很难将后者"置于死地",等到特朗普下台后,马斯克凭借着手中的巨额财富,依旧有在政坛翻云覆雨的巨大空间。

只不过,在特朗普和马斯克撕裂的美国社会鸿沟中间,躺着的是数百万失去医保和食品补助的美国底层民众。当科技狂人与商人总统分道扬镳时,一个更危险的信号已然浮现:美国连世界首富都容不下了,还能容得下谁的未来?